易学探秘4-------福州市螺洲镇古文化遗迹考察!
福州市螺洲镇古文化遗迹考察!螺洲镇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东南端,南临乌龙江,北、西分别与城门镇、盖山镇相连,古称“百花仙洲”。 因其形如青螺,又有东晋时洲人谢端遇田螺仙女并结为夫妇的美丽传说,故名螺洲。 明至清朝,螺洲仅3个村,吴、陈、林3姓均为外地迁移过来的居民,不足千户人家,中进士者27人、举人101人、武举11人。著名人物有:吴复任明洪武间的工部右侍郎,陈若霖任清道光年间刑部尚书,陈宝琛为清末代皇帝宣统的“太师太傅”。陈氏一门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民国时期有国民党上将陈长捷等18人高级将领。当今有科学院院士陈彪、田昭武,诗人作家陈运和。螺洲还是市定老革命基点区,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有中共闽侯县委书记林立等11人。 真可谓是“地灵人杰”之所!!!
2015年2 月7日,笔者随福州风水群人员前往考察,得益非浅。 陈氏祖坟在闽江下游乌龙江西岸,地处福州长乐市黄石村,喝形飞凤落洋,为尚书陈若霖祖父坟,此坟下葬时,陈若霖尚书还没出生。
1999年重修时碑记称:
墓不在大,得穴为名,螺江陈氏九世祖茔,穴处黄石风岗山麓,穴名飞凤落平洋,始造于清顺治年间,迄今已历350余年,历经沧桑,蒙黄石父老关照,而穴犹存,祖德长铭,儿孙蔚起。。。。。。陈若霖任清道光年间刑部尚书,陈宝琛为清末代皇帝宣统的“太师太傅”。陈氏一门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云云!
该墓为一方名地,穴坐申山寅向兼艮坤,立周天234度,内局右水倒左,出艮方,外局左水倒右出寅方。
墓穴虽然犹存,但左、右、上均被现代建筑所占,左、右、后方又被城际高速公路所穿,实际该穴已毁,如此显贵一族之名坟也逃脱不掉被毁之命运,可惜了一穴世出官贵的名坟,看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墓穴虽然犹存,但左、右、上均被现代建筑所占,左、右、后方又被城际高速公路所穿,实际该穴已毁,如此显贵一族之名坟也逃脱不掉被毁之命运,可惜了一穴世出官贵的名坟,看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陈氏家祠坐丑山兼癸29度左右
尚书第坐丑山兼癸25度。当地人介绍,先有尚书第,后有陈家祠。
上图'A'处为陈氏家祠所在地。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陈氏家祠,坐丑山兼癸29度左右,尚书第坐丑山兼癸25度。闽江源乾亥来水,大漳溪庚酉来水,水流乙辰。 当地人介绍,先有尚书第,后有陈家祠,陈氏家祠,与吴家祠在同一村落。陈氏人才倍出,财禄贵显,实属罕见。其祖地及家祠,值得研究。 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吴氏祠堂坐丑山兼癸周天24度。闽江源乾亥来水,大漳溪庚酉来水,水流乙辰。
吴氏家祠人丁旺盛,财禄贵显。
上图'A'处为吴厝村所在地。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吴氏祠堂坐丑山兼癸周天24度。乌龙江及大漳溪从庚酉方来,水流乙辰。 吴氏家祠人丁旺盛,财禄贵显,成为当地名门旺族,值得研究。 螺州人重视教育,近代出了不少名人高官,清道光年间刑部尚书陈若霖和清代帝师陈宝琛最有名气。村边的螺江烟波浩渺,彼岸是巍巍的五虎山,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