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草 发表于 2016-3-25 10:26:04

汀州府城隍考之二



汀州府城隍考之二

林木木


汀州府城隍庙在“辉煌的十年”(1999-2009)记述编辑论文《学术交流论文汇总》栏目中,邹子彬老先生发表了“古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初探230”一文,最后立论道:“王审知是汀州府城隍,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当即就有参与会议的代表黄马金发表了不同的观点,黄马金(长汀县文史馆工作人员,白沤亭修复负责人)在“汀州客家的城隍神178”一文中说到:汀州府祀城隍神为何人也,无资料可查。有传为祀王审知。但据民国廿九年版《长汀县志》载:白马庙,祀闽越忠懿王,即王审知。“又有庙在十子街中”。故汀州(长汀)城隍爷不知何人,不能贸然断定。


丘元堂(曾任长汀县策武乡党委书记,后任长汀县统计局局长,在长汀县供销社党委书记任上退休)2011年在《汀州府城隍辩》一文中写道:拜读邹子彬老先生“古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初探”一文,本人不敢苟同。一是他从《长汀县志》(民国版)的修志委员会的职员表中,邹老仅列出少数人参加了汀州府城隍神是谁的探讨,说明这些人并无代表性,仅个别人想当然的意见。二是从历代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有关城隍庙的记载中均无城隍神的记载。三是县志中已有明确记载,白马庙,祀闽越忠懿王,即王审知也。最后他的结论写道:“直到定稿、付印,《长汀县志》(民国版)卷二十一祠祀志尚未写明“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可见,汀州府城隍神是泛指。不能单指王审知。” 对丘老的论文,虽说邹老已看到丘的辩驳文章,可能他也感到自己没充分理由反驳,故不了了之。


对以上二人的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但他们二人,并没有说到要害的地方。我补充三点理由,说明汀州府城隍不会是王审知。


   一、古人对有大功大德于民者,在身前或身后不久,常立庙以祀。翻开汀州府志的史书,有名有姓历代享祀的庙宇多如牛毛。是故,汀人祀王审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更何况,他死后近20年间,有3子1孙任汀州刺史,你敢说汀州白马庙内王审知的相貌会不像福州闽王庙内的王审知?上了点年纪的老者,应当见过汀州闽王庙内的王审知,此60多岁的闽王,决然不同於40多岁的汀州府威灵公王!在同一地点,同一个人,古人会塑成二个脸型,以此怀疑古人的智商,是不可想象的。是故,可以说邹子彬老先生在《古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初探》一文中妄言:“王审知是汀州府城隍,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是豪无根据,以一家之言,绑架全县人民,是不可取的,应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 从中华民国二十九年长汀县志修纂委员会职员表中我们知道,总修纂:邓光瀛。邓光瀛,字覃百,号复庵,连城县庙前镇丰图村人。从历史名人介绍中,可知,“他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辛卯科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广东候补知府。民国4年至民国19年(1915~1930),任连城县立中学校长。民国27年,连城县私立明耻中学创办时,他被聘为校长。邓光瀛学识渊博,为众所公认,民国时期编修《连城县志》时,被举为总纂,后又受聘为《长汀县志》的总修纂。其所编修志书,内容翔实,有些资料经反复考证后入志,存疑者亦作详注予以保留,其认真谨慎足见一斑。民国32年卒,终年70岁。”邹老先生躲过总修纂,将根本没有讨论过的事,说得有声有色,用写小说故事的手笔写历史,以表自己的高知。不能说是一件憾事。因为,从历史上,对邓光瀛的评论中,他作为县志的总修纂,如有存疑者亦作详注予以保留。故很清楚,王审知为汀州府城隍神,在县志諞委会中根本就没讨论过,也就是说历史上,王审知为汀州府城隍连作为存疑者都不曾有过!

三、 古代的人们,对城隍神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嫉恶如仇的历史人物。王审知由贫而富,至成闽王。他以节省勤俭为原则,选拔任用优良的官吏,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在位期间,管辖境内平安欢乐,这是史实 。司马光有如下评价:“审知性俭约,常蹑麻屦,府舍卑陋,未尝营葺。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当时的汀州人们立庙祀之,情在理中。但作为城隍神,缺少点人格,说重些,缺少如关云长那样的忠义之心。欧阳修说他身起盗贼。


《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记载:“
潮 为之谋,伏壮士数十人于篁竹中,伺 绪 至,挺剑大呼跃出,就马上擒之。”王绪何人也?他是起义军的领袖,带领此支军队南下入闽的首领。设计图谋王绪者,虽说王潮是主谋,但王审知必是擒拿王潮之人,在汀州闽王白马庙前,邑人段锦书有一联云:吴钩风舞惊篁竹,骏马云飞伏海波。说的就是王审知埋伏在篁竹林里,挥动宝刀截杀王绪的历史事件。邹子彬老先生,对此仅一笔带过,在文中只说:“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绪已逝,众推王潮为主帅,王审知为副。”实情是,据史传:王绪带领起义军从汀州南下,自漳浦而北,一举攻克了漳州。在进军南安时,被前锋将士缚杀。王审知三兄弟縛杀王绪的不光彩行为,也在王审知的下代遭到惨烈的报应,几个儿子自相残杀,不单如此,其将佐也依样画葫芦,闽将朱文进弑主,就鼓动说 闽王子孙淫虐,荒坠厥绪,天厌王氏。将三王在福、漳、泉州子孙50多人全杀光。(包括被王延曦逮到福州不久的汀州刺史王延喜)是故,汀州人们不会将王审知当作城隍神,上天也不会封他。故,我的结论是,王审知不会是汀州府城隍神。而应当是,明末状元,福建抗元英雄陈文龙!《见汀州府城隍考(1)》





注:篁竹汀州府志里说成江南竹,现通常叫毛竹。陈植先生曰"益幽篁环绕,万玉森森,日出有清明,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清趣。自觉景物深幽,意志潇然,诚不可一日无此君也。’(陈植,著名林学家,造园学家,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字养材。1899年6月1日出生,上海崇明人。是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和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享年90岁。)

原上草 发表于 2016-3-25 16:14:58

林木木先生考据严谨,有说服力,好!汀州府城隍为陈文龙言之有理!

梁惟 发表于 2016-4-11 16:34:43

状元http://bbs.366300.com/mobcent/app/data/smilies/01.pnghttp://bbs.366300.com/mobcent/app/data/smilies/01.pnghttp://bbs.366300.com/mobcent/app/data/smilies/02.pnghttp://bbs.366300.com/mobcent/app/data/smilies/02.png

银剑 发表于 2016-5-17 08:48:55

说说为何为陈文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汀州府城隍考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