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最早的桥——旱桥
□王英旱桥是长汀最早的桥,建于五代,位于长汀县城东面,兆征路(原司前街)的东侧以及营背街西侧,桥下是穿城而过的金沙河。它最早名建州桥,宋代称惠民桥。《临汀志》载:“相传创于五代,至宋初更创,改‘惠民’。绍兴间,圮于水,郡守张公昌捐俸重造,邦人号张公桥。淳熙初,郡守吕公翼之复今名。嘉泰间,郡守赵公彦叠石为四。淳间,又圮于水,郡委宰叶一新募缘重创。”
据史载,闽王王审知第八个儿子王延政,于后晋天福年间 (936-943年)任汀州刺史。941年,他占领了福建的建州,即今天的闽北、闽中约十个县市。故而,在他手上建的这座桥,就称为建州桥,也含有建州治之意。
宋初更建,大概是为了方便百姓,故改名惠民桥。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因水冲毁,汀州郡守张昌捐出自己的俸禄重造桥。为纪念他的功德,更名张公桥。南宋孝宗赵淳熙元年至三年(1174-1177年),汀州郡守吕翼之恢复桥名为惠民桥。到南宋宁宗嘉泰三年至四年(1203-1204年),汀州郡守赵彦把木桥筑成了有石墩木梁的石桥。“”就是石桥之意,“四”应指四个桥墩的石桥。南宋理宗赵昀淳年间(1241-1252年),桥又毁于水,汀州判官兼儒林郎叶一新又带头募捐重建。
这样一座桥,从五代到宋朝,修建了五次,更名了四次,基本上由官员带头捐俸修建。
历代编修的史志均有记载。
可见,旱桥在明代被称为惠政桥,在清代又称为旱桥。称为旱桥的原因,听闻不少长汀老前辈解释,因桥下的金沙河是小溪,水流较少,冬季桥下时常无水。另一种说法是道光年间,桥面砌了砖与石,桥中还建有店面房,使得桥不像桥,更像是道路,故有此称。近年来,部分汀人称丰桥曾名惠政桥,应是一种误解。
新版《长汀县志》又载:“旱桥,民国二十三年,毁于战乱。次年,墩台为水冲毁,随即修复为木桥。1953年重修。1975年,改建为石拱混凝土桥,长34米,宽8米,载重10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这一年,国民党以50万的兵力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红军与国民党在长汀松毛岭展开了一场殊死的阻击战。战乱导致长汀县城大部分的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旱桥也没能幸存。1935年,受损的旱桥墩台又被水冲毁,只得简易修复。1953年又重修。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还记得小时候的旱桥是木桥。因为长汀以前的水流较大,旱桥经常被冲毁,因此,每隔几年,附近的居民又要集资重铺一次桥面。为了节省木材,也为了减轻河水的冲力,桥面极为简易,常常由数十块粗糙的木板搭成。
为方面行人,1975年,旱桥终于改建为石拱混凝土桥。1992年,投资31万元进行改建,拓桥宽为24米。旱桥边的陆地,人们习惯性地称为旱桥头。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旱桥头,还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想一想眼前的这座千年古桥,从五代到现今,屡毁屡修。长汀的历史更替,它尽收眼底,一代代汀州人的悲欢离合,它也一同默默地承担。 来自2016年6月20日闽西日报 学习了 美女作者,拜读了! 了解了 知道了 看一看 知道了 横岗岭占地3000多平方的张氏家庙(80年代被拆建县幼儿园)就是奉祀郡守张昌的 感谢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