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分享】闽王王审知概略
王审知生平王审知 (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唐末光州固始县人。少喜读书,好骑射,又因喜乘白马,于兄弟中排行第三,故人常称"白马三郎"。唐末僖宗光启元年(885年),黄巢义军王绪占光州,王审知与兄王潮、王审邽带固始五千乡民从之。王潮任军校。不久,王绪受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攻击,率众南下,攻取汀州,进入福建,自称汀州刺史。又以汀州为依盾,进攻漳州。后因王绪多猜忌,不容人,为部将所杀,众推王潮为统领,审邽、审知兄弟左之。光启二年(886年),王潮打败泉州刺史廖彦若,被福建观察使陈岩任为泉州刺史。昭宗大顺二年(891年),陈岩死,其妻弟范晖自代其职,暴虐无道,王潮派王审知攻之。景福二年(893年),王审知攻克福州。昭宗在福州建威武军,任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使,汀州、漳州、泉州、福州、建州归之。乾宁四年(897年)底,王潮卒。次年朝廷任王审知为武威军节度使,封琅琊王,一统闽地。王审知勤政爱民,清朗卓识,德惠昭然,治闽以保境安民、引才培德、睦邻发展为首策,恩波泽沃“五闽”,自己则极为节守自律,“府舍卑陋,未尝茸居,恒常蹑麻履”,“劳不坐乘,暑不张盖”,深得民众感戴。因其德政恩泽,闽地一派祥兴,耕读欣然,工商有序,百姓康乐,天地清明。唐亡,后粱太祖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加拜其为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面对煌煌功业英名与群雄纷起时局,人劝其亦割据称王。然其不为所动,“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始终尊奉中原王朝为正统。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二月十二日,病故于福州,终年 64岁,谥号“忠懿”。王审知治闽29年,全面促进了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绩卓越,朝野称颂。王审知逝后,后人尊其为开闽圣王。赵匡胤开宋,尊其德业,称其为“八闽人祖”。
闽地人民为缅怀王审知丰功伟绩,各州郡均建有闽王祠、闽王庙、忠懿庙、白马庙等供奉庙宇,香火延照千秋。其中闽王祠原为五代时王审知府第,坐北朝南,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人们将其改立祠庙,奉旨祀典,北宋至清,五度重修,现内存唐碑一,宋碑二,明碑一,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1961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此祠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汀州城除建有州郡预备仓后大白马庙外,还建有原十字街小白马庙等,香火之繁盛,礼仪之隆重,享誉闽粤赣。
福州闽王祠内的王审知像
王审知功业
稳定大局 抚慰民心
王审知重视社会的安定、稳定工作。王氏义军抚定汀州、漳州后,光启二年(886)八月,王审知兄弟带兵攻打泉州,杀了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迫于形势,疏请唐朝廷委任其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转。大顺二年(891),陈岩病卒,内弟范晖在福州自称留后,骄奢暴虐。景福二年(893),王审知兄弟经一年三个月苦战,终于打下福州城。入城后,他们兄弟亲自“素服葬陈岩”、“厚抚其家属”,赢得可贵的安定局面。随后,王氏兄弟还立刘行全庙祀之,大得人心,军威大震,传檄四方,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均相继归顺,全闽得到统一,社会秩序得到安定、稳定。另一方面,又与南汉、越联姻,睦邻通好。乾宁元年,汀州宁化黄连洞饥民2万余人围汀州,他严禁官兵诛杀,并安慰饥民说:“吏实为虐,尔复何辜!”经其“感知以恩,绥之以德”的抚慰,干戈息而民心定。如此抚民安闽的治理,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内外营拓 发展经济
王审知很重视经济开发。第一、发展水陆交通。天复元年(901)他在筑罗城(福州外城)的同时,挖护城濠,建有去思桥、津通门等。天佑三年(906),王审知又在福州正街(今东街口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南关桥(今称安泰桥),还开河通沃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又建沙合桥(又名九仙桥)等。第二、扩大内外贸易。他执政时,励民从商,尤重招采外商,发展海外贸易,他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以保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同时,他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沟通了福建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的三佛齐等国家的商旅往来,在外销陶瓷和铁器等大宗闽地物资的同时,各地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也进入福建。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委派有生产经验的颜仁郁管理农业,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战乱而流亡各地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至数千里无旷土”。为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他规定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且“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他还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等,以增加农民收入,建安郡和福州鼓山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他重视兴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来周围20里的西湖,扩展到40里,灌溉闽县、侯官两县民田。他在福清、长乐、连江以及泉州等地筑海堤、湖堤、陂坝,防潮护田,灌溉民田万千亩。第四、重视手工业发展。如他鼓励闽北山区,办有很多茶厂,官焙有38处,民焙有1336处。在汀州,他置铅场,铸铅钱和铜钱,后来又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又大力推进造纸、陶瓷等手工业。在福州西南,他建炉治13所,供铸造用。在建阳,陶瓷业也较发达。同时,福建造船业也极为兴盛,能制造长20丈、载几百人的远洋大船。王审知任职期间,福建经济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景象。
礼贤下士 振兴文教
王审知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重视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后,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别对文人业士很爱惜,专门设招贤院等机构接待他们。当时避乱入闽的有诏相溥之子王唐相涉从弟杨沂、知名进士徐寅,还有中原人士杨承休、郑璘、韩偓、归傅懿、杨赞图、郑戬等,他均聘任他们做闽国官员,发挥他们的才干。对福建的知名文人,他也礼聘他们做官,如任翁承赞为相、黄滔为节度推官等。他还采纳翁承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门学(高等学府),以教闽中之秀者”,选黄滔等担任“四门博士”。在其倡导下,当时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幼已佩于师训,长者置国庠”,使文化教育事业大大发展。他还重视搜求书籍,组织大批知识分子,搜集缮写各家遗书,奉献给唐政府,充实编史资料,又为徐寅刊印《钓矶文集》等,为抢救和保存祖国的文化遗产作出贡献。他对义存、师备、神晏等宗教界名流也很尊重,还下令修复和创建了涌泉寺、雪峰寺等260座寺和定光塔、定慧塔、报恩塔等6座塔,很好地传播了宗教文化。
王审知家庭
王审知像
王审知兄弟自中原南下,带来大批族人,所以至今仍被不少福建、台湾王姓家族奉为始祖。可惜因其一些子嗣忘怀祖德,残酷争斗,造成支脉隐约纷乱,一些源流难以一一厘清,实为憾焉。其家庭成员简列如下:
父兄
父亲:王恁
大哥:王潮
二哥:王审邽(《五国故事》作王圭)
妻妾
任内明,追封皇后
黄惠姑,鲁国夫人,王延钧母,933年尊为皇太后,936年尊为太皇太后
陈金凤,后为王延钧皇后
子女
《十国春秋》记载,王审知共二十八子,部分子女失考。
王延翰,王审知长子,闽嗣主(被王延禀杀死)
王延钧(王鏻),王审知次子,闽惠宗(被儿子王继鹏所杀)
王延美,(《十国春秋》作王审邽子)
王延保,为建州刺史
王延武,(被侄王继鹏所杀)
王延望,为户部尚书(被侄王继鹏所杀)
王延羲(王延义、王曦),王审知少子,闽景宗(被朱文进,连重遇所杀)
王延喜,为汀州刺史
王延政,闽末帝(被南唐所俘)
王延资,
王延宗,为骠骑大将军
王延禀,养子,本姓周,为建州刺史(讨伐王延钧失败被杀)
王氏,封琅琊郡君,李敏妻
王氏,张思齐妻
王氏,封琅琊郡君,吴越王钱镠子钱元珦妻
王氏,余廷隐妻
侄子
王延兴,王潮之子
王延虹,王潮之子
王延丰,王潮之子
王延休,王潮之子
王延彬,王审邽长子
王审知故居
王审知故居遗址,位于分水乡王堂村。故居建于唐末,四周有水塘环绕。直至清代末年仍有一定规模。由于历史的原因,所有的建筑现已沦为废墟,成为遗址。
王审知故居遗址占地6000平方米,四面环水,遗址内随处可见唐代至清代的砖、石、瓦砾。近年来,有许多闽粤人和海外侨胞以及王代后裔前往观瞻,寻根问祖。
王审知陵园
王审知陵园,在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莲花峰的斗顶山上,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陵园。闽王王审知于唐同光三年(926年)病逝,初葬“闽县灵岫(山)乡怀贤里风池山”。长兴三年(932年),其子王延钧称帝,迷信风水之说,移葬莲花峰下(位于现在福州北郊新店乡斗顶村),面对五虎,闽江横亘,旗鼓对列,气势宏伟。陵墓坐北朝南,外围用条石围成长方形状,占地面积2599平方米。原有殿堂、碑亭、牌坊,并建莲花、永兴二寺,招八名僧人守冢,颁田15顷为香灯。明宣德四年(1429年),陵墓被30名屯军盗掘,盗走王审知像及玉带、玻璃碗等珍贵文物,后被有司营治,今仅存三层坟台及翁仲、石兽等。台上有两座并列的长方形砖墩,1981年重修,发现墩下为墓室,左室有闽王墓志铭,右室有夫人任氏墓志铭,均翁承赞撰。墩后围有坟壁,上为封土,封顶有唐闽忠懿王墓碑,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修时所立。 王审知墓碑
【汀州客家林文清 搜集整理 18065978876 13860280509lwqxiaozhang@163.com】
有关其它典籍记载身世 王审知兄弟三人:老大为王潮,老二是王审邽,王审知是老三。《泉州人名录·王潮、王审邽》)
《旧五代史·王审知》:“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民。”
《新五代史·王审知》:“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父恁,世为农。兄潮,为县史。”
《十国春秋·太祖世家》:“太祖名审知,字信通(原按:钱昱《忠懿王庙碑》又云字详卿。),潮季弟也。身长七尺六寸,紫色,方口隆凖,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所居处常恒有紫气幂其上。潮一日使日者视己兄弟,曰:‘一人胜一人。’审知方待潮侧,沾汗而退。”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4·政绩志文秩1·唐·太守·王潮》:“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五代祖哗为固始令,民爱其仁,留之,因家焉。世以资显。潮兄弟三人,长即潮,次审知、审邽。”入汀据闽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2/clip_image001.jpg王审知像 《旧五代史·王审知》:“唐·广明中,黄巢犯阙,江、淮盗贼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称刺史。”
《新五代史·王审知》:“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是时,蔡州秦宗权方募士以益兵,乃以绪为光州刺史,召其兵会击黄巢。绪迟留不行,宗权发兵攻绪。绪率众南奔,所至剽掠,自南康入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
南安兵变 《旧五代史·王审知》:“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己之右者皆诛之。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祝曰:‘拜此剑动者为将军。’至潮拜,剑跃于地,众以为神异,即奉潮为帅。”
《新五代史·王审知:“绪性猜忌,部将有材能者,多因事杀之,潮颇自惧。
军次南安,潮说其前锋将曰:‘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前锋将大悟,与潮相持而泣。乃选壮士数十人,伏篁竹间,伺绪至,跃出擒之,囚之军中。绪后自杀。
绪已见废,前锋将曰:‘生我者潮也。’乃推潮为主。”兵进泉州 《旧五代史·王审知》:“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军民若之,闻潮为理整肃,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请留。潮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兵锋日盛。唐·光启二年(886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
《新五代史·王审知》:“是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泉人苦之,闻潮略地至其境,而军行整肃,其耆老相率遮道留之,潮即引兵围彦若,逾年克之。光启二年(886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泉州刺史。”北上福州:福建管内观察副使 《旧五代史·王审知》:“大顺(890—891年)中,岩卒,子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将兵攻之。逾年,城中食尽,乃斩晖而降,由是尽有闽岭五州之地。潮即表其事,昭宗因建威武军于福州,以潮为节度、福建管内观察使,审知为副。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犹加捶挞,审知无怨色。”
《新五代史·王审知》:“景福元年(892年)岩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攻晖,久不克,士卒伤死甚众,审知请班师,潮不许。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唐即以潮为福建观察使,潮以审知为副使。审知为人状貌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
《十国春秋·太祖世家》:“乾宁(894—898年)时,为福建观察副使,有僧涅盘者于众中骇而指之曰:‘金轮王第三子降人间,专生杀柄。’” 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琅邪郡王 《旧五代史·王审知》:“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十二月丁未,潮薨,审知以让其兄审邽,审邽以审知有功,辞不受。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唐末,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邪郡王。”
《新五代史·王审知》:“乾宁四年(897年),潮卒,审知代立。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
《十国春秋·太祖世家》:“已而潮病,命审知权知军府事。及潮殁,让其仲弟泉州刺史审邽,审邽以审知有功,不受。审知乃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
光化元年(898年)春三月己丑,唐以审知充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原按:《新唐书》云:诏审知节度观察留侯。)冬十月癸卯,授金紫光禄大夫、右仆射、本军节度使。
(光化)三年(900年)春二月壬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原按:《唐书》云:审知厚事朱全忠,全忠荐为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改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
天复(901—904年)时,唐帝在凤翔,赐审知朱诏,自三品皆得承制除授。
(天复)二年(902年),唐赐审知武库戟十二枝列于私门,非恒例也。是岁,筑福州外罗城四十里。
天祐元年(905年)夏四月,唐谴右拾遗翁承赞加审知检校太保,封琅琊王,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百户。
先是,萧梁有王霸者,王氏远祖也,居福州怡山为道士,常云吾子孙当王于此方,乃为讖痤坛下。光启(885—888年)中,烂柯道士徐元景断地,获其辞曰:‘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不满一千年,自有系孙列。’又曰:‘后来是三王,潮水荡祸殃。岩逢二乍间,未免有销亡。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解者以‘潮水荡祸殃’谓潮除祸患,开基业也;‘岩逢二乍间’谓陈岩逢潮,未几二亡也;‘代代封闽疆’谓潮与审知,两世也。(原按:《闽书》云:光启丁未岁(光启三年,887年),衢州烂柯山道士徐景立取土仙坛东北隅,得瓷瓶七口,各可容七升水,中悉有炭,上总盖一青甎,讖文云云。)
又,闽人谣云:‘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矢口’,‘知’字也。岩死而潮立,潮死而审知继之,其言遂验。(原按:《黄滔集》又云:晋·郭璞记曰:南台江沙合,即有宰辅相公之登台席也,江沙契焉。)
是岁,建报恩定光多宝塔于福州,荐考司空妣秦国太夫人;伯兄,司空也 (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王潮》)。
海上黄崎波涛为阻,审知祷于海神, 一夕风雨雷震,击开为港,闽人以为德政所致。唐帝赐号曰‘甘棠港’,封其神曰‘灵显侯’(原按:一作显应侯。《三山志》云:《五代史》谓闽人号甘棠港,误。)。
是时,命管内军州搜遗书缮写以上。
天祐二年(906年)夏四月,王藏佛经于寿山,凡五百四十一函,总五千四十八卷。唐·学士韩偓挈族来奔(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韩偓 》)。佛齐诸国来宾。
是岁,筑南北夹城,谓之南北月城,合大城而为三,周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大城之门八,曰福安门、清平门、清远门、安善门、通远门、通津门、济川门、善化门。南月城之门二,曰登庸门(原按:以登庸名门者,应郭璞合沙之讖。门有桥曰合沙桥。)、道清门。北月城之门二,曰道泰门、岩胜门(原按:旧有严氏,居迩于壕,家鬻米,取赢极薄。会天旱,刺史梦神告之曰:“必得如严者使祷。”刺史致严,遂得雨,因以名门。)。复塑北方毘沙门大王以镇之。命唐国子四门博士黄滔为碑文,以记其事。”
路过看看 王审知事,人多关注,谨集事略,供君参考。 濯田琅琊王氏的开闽始祖。 民间多有祭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