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芭蕉 发表于 2021-10-17 18:27:06

必看!长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度假区小知识③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度假区创建小知识

第三弹来啦!

快来看看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吧!

度假区旅游资源

01

4A红色旧址群

长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作为中央苏区的发祥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有着“红色小上海”的美誉, 更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对早期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革命在这里转折,红军长征从这里开始,众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为长汀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

长汀4A红色旧址群旅游区位于长汀县城内,由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旧址、辛耕别墅、瞿秋白烈士纪念园等4处著名红色景点组成,总占地面积134.86亩。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41号。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汀州历史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处古迹。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中共福建省委、团省委和工农群众团体共1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派代表任弼时出席并指导大会,张鼎丞主持大会。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实行劳动法令》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福音医院旧址



福音医院休养所(毛泽东旧居)

福音医院旧址坐落于长汀县城北山脚下,原是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大革命时期由傅连暲任院长,医治过许多“八一”起义部队官兵。土地革命时期,成为第一所红军医院,毛泽东多次在这里养病,并在福音医院休养所起草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光辉著作。1933年初,福音医院迁往江西瑞金,改为“中央红色医院”。



辛耕别墅

辛耕别墅位于长汀县城关,坐西朝东,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长汀城,司令部、政治部驻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同志也居住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在辛耕别墅大厅主持召开了调查会和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绘制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的决定。



瞿秋白烈士纪念园



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烈士纪念园就建在烈士就义地——长汀县城西罗汉岭下。游客来到这里,可以瞻仰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烈士就义地和杨成武将军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02

卧龙书院







长汀县的卧龙书院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教育机构,历史悠久,环境清幽。宋代大儒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汀州学子座无虚席,成为汀州文化的一道风景。





卧龙书院是汀州八县历史最悠久的书院,总用地面积约20亩,主体建筑有文昌阁、藏经楼、讲坛、求真馆等,并引入西溪活水,环绕期间,周边配以亭台、园林景观、连廊,打造成宜观宜游宜品、古色古香的文化空间。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wxv_2087688494780334081&1314.swf
03

店头街



店头街,是长汀的四大历史传统街区之一,也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业街区,2011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店头街位于长汀人口最稠密的城区,其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店头,在客家语中是最好的集市商铺的意思。唐代在旧镇南门外有小规模的零星物品交换,北宋时在此设店头市。随着南宋汀江航运的开通,汀江成为闽粤赣边区的经济大动脉。惠吉门码头是汀州古城主要码头之一,临近码头的店头市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市场日益繁荣,集市盖起了店铺,逐步发展成街市,俗称店头街。



店头街真正繁荣于明清时期,到明代,汀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在汀州城设立会馆,长汀成为闽粤赣边商贸重镇,店头街因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闽粤赣边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商客云集。



如今的店头街仍保留着明清建筑特色,沿街大部分为青瓦盖顶的一至两层木结构建筑,其风格为前店后宅或前店后作坊。店头街还是一条传统的手工百业街,街道窄小,店铺林立。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条古街上遍布着油盐铺、豆腐店、打铁铺、剃头店、裁缝店、画像店、古玩店、刺绣店、香烛店、小酒店、传统小吃店等。时至今日,各行各业依然生意红火。

04

三元阁



三元阁位于长汀县城中心兆征路旁,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长汀县迁白石村,迁州之始,刺史陈剑令“筑土为城”,三元阁就是当时所建。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汀州太守刘均对汀州城墙进行了扩建,挖护城河,并为州城开辟:颁条、鄞江、通远、兴贤、济川、秋成六道城门,当时的鄞江门就是现在的“三元阁”。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汀州卫指挥王珪筑窑烧砖,州土城全包于砖石,并把“鄞江门”改为“广储门”。崇帧六年(公元1630年)“广储门”改名“三元阁”。



2013年5月三元阁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阁城门甬道有三段三拱,这是历代增修形成的,由于当时修建州府城墙各县都要出银派工,仔细看的话,城墙砖上还能看到各县的文字和标记。城楼为重檐歇山式两层楼阁,底层面阔三间,明间靠后有一屏风,原先屏风后供奉一尊魁星塑像,手执朱笔,正对汀州试院,为的是保佑汀州府多出人才,盼望学子多中解元、会元、状元,有振文风、盛科举之意,每到开考之期,所有考生都会到魁星像前来烧香祈祷,以求考试顺利,点朱成名。



从三元阁城楼往前看,正面是卧龙山,那山顶绿树掩映的红墙绿瓦是金沙寺。汀州城的布局就是以卧龙山以南至宝珠峰为中轴线向两边发展的,而三元阁就在中轴线的中间。左前方是如今长汀一中所在地,也是古代汀州府衙门所在地。三元阁以北是州府治所,三元阁以南是长汀县治所,再往南是南大街,大街直通远处的宝珠门城楼。右后方的汀州医院一带是原长汀县衙所在地,往远处看,蓝天白云下一片青山黛色,那就是汀州八景之一“宝珠晴岚”。《杨滇记略》里记载三元阁城楼观感:“从台观于平地,城堞增辉,开户牖于半天,山川生色,可以壮威,可以御暴,可以浴心目而畅襟怀。”





05

济川门



济川门始建于宋治平三年,位于汀州府东面,汀江西岸,是长汀县城的标志性历史建筑。济川门南北连接古城墙,历经战乱,历朝历代曾多次维护修缮,许多知名历史人物也在此留下故事:宋代文天祥在此指挥抗元,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此入汀剿匪,清代才子纪晓岚在此把酒临风。



济川门为汀州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见证了汀州府的千年繁华。民间相传,汀州府“十座城门九把锁”,其中济川门是唯一一座夜间不锁的城门。古汀州,夜间官民通行,都由这座城门出入,既体现了汀州府的人性化管理,也展示出汀州人平安祥和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济川门,巍峨壮观,登临城楼上,汀江碧水如带,水东桥车水马龙,再现了汀州“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的繁华景象。



06

汀州天后宫



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嘉熙年间,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是闽西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天后宫。位于长汀县汀州镇东大街,朝天门外汀江旁。



清道光五年重修,光绪三十年后再修。该建筑坐北朝南,四落三进,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由山门、戟门、戏台、钟鼓楼、东西水阁楼、拜殿、正殿、后殿、池塘组成,建筑面积1798平方米,占地约9100平方米,整体建筑布局井然,风格独特,是汀州府八邑敬奉妈祖的重要古遗存。



现存的天后宫的整个建筑群,大部分为1994年后陆续重建,其中拜殿(前殿)是在原址上复建,现存前廊沿石护栏及明间石柱八根、石柱础八个为清代原构件;中殿(正殿)是在原址上复建,现存明间石柱六根、石柱础六个为清代原构件;后殿明间、次间为清代原木构建筑;其它如山门、宫苑、宫门、戏台、钟鼓楼、两廊等均为新的仿古建筑。1990年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7

汀州文庙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因此汀州文庙又称孔庙,彰显了汀州鼎盛文风,也传达出汀州人尊孔崇儒的风尚。



汀州府文庙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闽西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建筑最堂皇的文庙。



古时,文庙、府学是一体相连的。汀州府学在汀州文庙殿翼两廊。殿后建明伦堂、稽古阁、宸奎阁等。嘉熙二年(1238年)庙、学分开。现在的文庙仍保存了棂星门、拱桥、泮池、戟门、中斋、东西庑、大成殿等部分,共占地2500多平方米,属比较完整的府级文庙,于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

08

八喜馆



汀州八喜馆位于历史街区东大街,为三层半的传统客家跑马楼,通过声光电的方式展现客家人一生所经历的八件喜事(金榜之喜、婚庆之喜、添丁之喜、成人之喜、立灶之喜、乔迁之喜、寿诞之喜、丰收之喜)。同时,精心挑选出最具汀州特色的闹春田、百壶宴、刻纸龙灯、迎花灯、走古事等民俗活动介绍,同步展现长汀县独具特色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楼为非遗文化表演区和历史名人书画汀州展示区,二、三楼为八喜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区,四楼涵盖数字化互动体验区,动漫与实景相融汇贯穿。



通过运用各种手法,充分表达出客家人崇尚礼教、勤奋节俭、邻里和谐、乐观积极的精神,传承汀州的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wxv_2087690085159747585&1314.swf
09

大夫第



汀州大夫第属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也称客家四合院建筑),坐西向东,占地600平方米,于2014年复建。



大夫第门前是奔流不息的客家母亲河——汀江,宅后为长汀四大历史古街区之一的东大街,向北可见太平双廊桥长廊锁江之姿,向南可观泰安古桥飞架东西之状,是汀州古城“一江两岸”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汀州大夫第是中轴对称式建筑,由门楼、宇坪、正大厅、左右厢房和后排横屋等部分构成,组合严整,结构稳定刚健。中间是雕花石板构筑的大门,大门进入是宅院正厅堂部分,这也是宅院的精华部分,正厅堂之后还有一排横屋。两边的小拱门内是宅院的左右厢房部分。



四根大柱托举的楼台,造型古朴、雕镂图案精美的木构件组合出的是一件何其雅致的艺术品。翘角飞檐,展现了一种欲飞云天的祈望。墙面上的窗户,每个窗户都各具特色,木质的,石质的,雕刻图案或圆或方,体现着设计者别具一格的匠心。宅内桌椅、屏风、壁面、梁檩、瓜柱、斗拱、栏杆,所雕图案或人物,或花鸟、或戏曲,栩栩如生、形态万千,组成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世界。







10

城隍庙



汀州府城隍庙地处长汀县西门兆征路地段,坐北朝南,背倚卧龙山麓,面朝宝珠晴岚,占地5800多平方米,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祀奉的是闽王王审知,经过历代修葺或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建制完整、建筑考究的府级城隍庙。



它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气势雄伟,也是汀州著名古建筑之一。城隍庙由门楼、前殿、正殿、后殿、两廊和东岳宫组成。2005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汀州府城隍庙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汀州府城隍庙每年除城隍庙会之外,在正月十六出巡放福于民,二十六日回宫。出巡时仪仗威严、规模盛大,沿街百姓争相路供城隍,祈求城隍保佑自己好运平安,诸事遂愿,因此素有“十里烟花敬城隍”之说。



城隍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忠孝、仁爱、礼义的道德规范,在民间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城隍文化交流,已经成为维系客家亲情的一根纽带,汀州府城隍庙也成为长汀旅游观光的一个亮丽景点。

11

夜游汀江



汀州的夜别有一番风景,是那么的迷人。夜幕降临,在惠吉门码头登上游船,沿着当年大宋提刑官、长汀县令宋慈率民众疏浚的汀江,乘船溯流而上,过宋慈画舫,宋慈航栈,穿过济川门前的千年古桥,随游船缓缓驶过龙潭,两岸的吊脚楼、参天古树、垂柳在变幻莫测交相辉映的夜景灯下若隐若显,让你如临仙境目不暇接。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wxv_2087689364326662145&1314.swf

度假区美食

汀州美食文化作为长汀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之一,源远流长,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发展,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不断实践、提炼和升华,逐步形成独居特色的客家美食文化。



豆腐

由于客家先民在长期的辗转迁徙中博采各地食品之精华,兼收各民族食品之风味,种类繁多,制作技艺精湛,因而形成了汀州独有的地方美食特色:咸鲜辛辣,原汁原味;主题新颖,构思严谨;造型脱俗,色调和谐;雕工精细,图案清晰。



粉蒸肉

近年来,长汀烹饪界在继承挖掘传统菜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客家菜系,先后有6种小吃被授予“中华名小吃”、34种小吃被授予“福建名小吃”称号,城区8家酒店被授予“福建餐饮名店”称号。2004-2005年长汀先后被授予“福建美食名城”“中国客家菜之乡”的荣誉称号。



继续往下翻

看更多汀州美食!



泡猪腰



河田鸡



烧大块



珍珠丸



灯盏糕



煎薯饼



炸春卷



生汆满丸



炸春卷



萝卜丸



笼子圆





文章图片及视频由

林育荣 刘星 张良珍 张平 罗国富

胡晓钢 梁斌 阿澜 刘高辉 陈元樑

YOYO 古韵汀州 微染摄影

等提供

-END-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掏史告罚 发表于 2021-10-17 19:31:36

CTW有你更精彩 ^_^

把酒祝东风1 发表于 2021-10-18 08:50:05

早起,在这里游了一遍咱们大汀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必看!长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度假区小知识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