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丨揭秘!福建人和海洋岛民快速“接头”的暗语
当一个福建人航行在太平洋、印度洋如何与岛屿上的居民快速拉近距离?只需要指着脚说一句“ka”毕竟福州人、厦门人、莆田人、南岛人的ka
都是同样的ka
无障碍交流的密码
藏在南岛语族的故事里——
南岛语族是地球上一个庞大的海洋族群,总人口多达4亿,因共同使用南岛语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北起美国夏威夷,南抵新西兰,西到马达加斯加,东至复活节岛,东西跨度超过地球周长的一半。
农业传播反映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迁徙 图源:文博中国
早在18世纪,南岛语族就引起了西方探险家和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仍有无数考古学家、语言学家、遗传学家苦苦追寻他们迁徙的轨迹。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将南岛语族的原乡指向同一区域——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及其邻近岛屿。
而坐落在平潭岛上的壳丘头遗址群,则成为了探究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问题的重要区域。
就在3月22日,一个重磅消息从北京传来——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壳丘头遗址群各遗址位置图 图源:新华视点
壳丘头遗址群位于平潭南垄村东北方,沿海岸山体东麓背风坡地连续分布,包括西营、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
遗址群中各个阶段的考古遗存,为探讨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交流,以及其代表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直接材料。
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南岛语族的生活踪迹?开启全球迁徙旅程前,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文化?是掌握了哪些技术后,才生出足够的勇气驶向茫茫大洋深处?
食有道东南沿海最早的水稻遗存01
民以食为天。生活在海岛之上,南岛语族先民们练就了一身渔猎与种植的好本领,逐渐形成了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的饮食之道。
在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各个时期的遗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丰富的海陆生物资源,主要包括龟类、鸟类、水牛、鹿、海豚以及各种鱼类。在遗址的贝壳堆积中,专家又发现了大量贝壳生物遗存。
代表性动物遗存 图源:文博中国
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将大海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以西营遗址为例,考古专家发现了主要生活在滩涂环境的泥蚶、依附于礁石上的牡蛎,还有以沙滩为栖息地的丽文蛤,这些贝类多生活在潮下带与浅海地区。
由此可见,作为合格的“吃货”,先民们不仅活动范围广泛,还对潮汐规律有所掌握。
在采集贝类的过程中,先民们可谓眼光独到。考古专家发现,遗址中发现的丽文蛤多是2至4岁的大小。
因为1岁的文蛤肉太少,5岁以上的口感不佳,2至4岁正是文蛤肉质最肥美的阶段,可见先民们也“挑食”。
要想吃得更好,除了食材的选择,先民们对烹饪工具也是颇有研究。
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陶釜
龟山遗址出土的陶支座
东花丘遗址出土的单鋬鬶口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遗址群中出土的大量陶器遗存堪称厨房好物集锦:这些陶器以圜底陶器为主,还有少量圈足器,零星的平底器、甗形器以及形态各异的陶支座。
事实上,若将这些圜底陶器与陶支座进行组合,就可以得到一个带腿的锅,其功能与鼎相似,主要用来烹煮食物。有意思的是,平潭出土的组合器皿还可以拆卸。
学者推测,这种可拆卸收纳的组合器皿便于携带迁徙,体现了南岛语族先民流动居住的策略。
壳丘头遗址陶器 图源:文博中国
诸如此类的“厨具”,生动展现了先民的生存智慧、创造能力。
除了海陆生物资源外,考古专家在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还发现了农作物的痕迹。
西营遗址陶片农业植物印痕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我们在西营遗址、壳丘头遗址均发现了水稻遗存,这是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岛屿发现的最早的水稻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博士说。
结合出土的陶片上所发现的稻、粟、黍谷物印痕,以及从器物残留物上发现的农业证据,专家推断,沿海史前先民有着多样化的生计模式。
居有序福建最早的房子02
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位于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连片传统石头厝中。福建日报记者 张永定/摄
在古平潭岛上,南岛语族先民过着群居生活。
与其他山区的先民不同,“老祖宗们”对居住地的选择十分讲究,往往临海而居,在海边的山坡上建造起福建最早的房屋建筑。
上图:西营遗址发现的福建最早房屋遗址 省考古研究院供图;下图:干栏式建筑示意图 图源: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
在西营遗址,考古专家发现了两处房屋基址遗址,并推测其为圆形干栏式的简易建筑。这种建筑一共两层,下面一层类似吊脚楼,上面一层四周用茅草墙遮挡,用于居住,整体呈圆形圆顶。在如今的海南,我们依旧能见到类似的建筑形态。
从聚落形态来看,在距今7300至6500年的西营遗址,先民们已经形成相对小型的聚落,生活功能区相对集中、紧凑。
到了距今6500至5000年的壳丘头遗址,聚落里的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等功能分区逐步清晰,已初步发展为中型部落。
壳丘头遗址功能区分布图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随着时间推移,先民们的聚落规模变得更大、分区也更明确,到了距今4000至3200年的东花丘、龟山遗址时期,专家发现了台基、陶片密集堆积层、房址、踩踏活动面、用火遗迹、柱洞、灰坑等重要遗迹,这说明先民聚落已经逐渐演变为由仪式性区域、公共活动区域、个人生活区组成的高级聚落。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馆员危长福说,种种证据表明,在这一时期,南岛语族人群无论是社会组织形态、生存模式,还是手工技术水平、精神世界,均显示出了新的文明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营遗址,专家发掘出了3座保存完好的墓葬,墓葬中出土的人骨保存较为完整,牙齿清晰可见,两颗中门齿疑似被拔除。
西营遗址出土人骨 图源:文博中国
“世界上,这种拔牙风俗广泛流行于近海和海岛地区,在我国则遍及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以及台湾等地,是海洋族群的一种明显的文化特征。”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张闻捷介绍道。
拔牙风俗在平潭出现,或许印证了数千年前,南岛语族先民们也曾与其他地区的先民保持交流联系。
在东花丘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就出现了夹砂绳纹陶与以云雷纹为主要纹饰的印纹硬陶共存的现象,极有可能代表了当时平潭土著文化与来自闽江流域外来文化之间碰撞、融合的过程。
航有术驶向大洋的独木舟03
图源: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
在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超三分之一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
这令人不禁好奇,在那个航海科技极不发达的年代,仅凭一叶轻舟,早期南岛语族先民如何穿越海峡?这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更有赖于对航海技能的掌握。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人员在平潭壳丘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出土了大量石器、陶片等。
在此之中,一种名为“石锛”的石器颇为引人注目,这也是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石器之一。
2004年,壳丘头遗址发掘文物,左起为石锛、石器、陶器(资料图片)
何为石锛?石锛是一种磨制石器,也是先民常用的一种多功能木工工具。专家普遍认为,石锛还可用于制作和生产独木舟,这都为南岛语族先民出海远航提供了必要条件。
小舟亦可涉大洋。以石锛为凭,先民们便可刳木成舟,跨越水域,逐岛漂航,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繁衍生息。因此,石锛也成为南岛语族先民跨洋迁移的重要实证。
图源: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为证实南岛语族向海迁徙扩散的可行性,一场特殊的“寻根之旅”就此展开。
2010年7月,6名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南岛语族后人登上仿古独木舟,从南太平洋大溪地启程,反向沿着先民迁徙路线驶往中国福建,一路观星辨向,与风浪搏击。
2010年,太平洋“南岛语族”后人驾舟近4个月寻至福建,开启寻根之旅。(资料图片)
航行116天后,这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平潭壳丘头遗址所在地,并在此立碑纪念。更重要的是,这趟惊心动魄的旅程,进一步证明了从古平潭乘独木舟漂洋过海的可行性。
时间来到2021年底,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被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携手探寻南岛语族起源的线索。
壳丘头文化遗址公园的“原乡门”蔡起辉/摄
“平潭壳丘头文化正处于南岛语族离开大陆向海洋迁徙的时期,反映了该地区史前文化向岛外扩散的迹象和趋势。我们推断,平潭极有可能是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解释说。
图源:平潭融媒体中心随着越来越多考古成果涌现,南岛语族祖先的迁徙路径逐渐明朗——
距今6000至7000多年前,居住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先民驾舟出海,循着季风和洋流,抵达台湾岛,距今4000年左右扩散到菲律宾,之后继续向东向南迁徙,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形成了如今的南岛语族族群。
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基地 林映树/摄
END
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