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考冲刺的有关问题
<P align=center><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0000cc><STRONG>数学高考复习冲刺阶段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STRONG></FONT></P><P> </P>
<P><FONT color=#006666><B>一、</B> <B>突出回归课本</B></FONT></P>
<P>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高考所考查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都必须来源于课本,或者说,高考的试题总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它所用到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高考中的创新试题,必须是在课本的基础上得到超越,是课本的自然拓展,而抓住课本,也就意味着抓住了高考100分的基本分数。</P>
<P> </P>
<P><FONT color=#006666><B>二、要突出评讲过程</B></FONT></P>
<P> 一般来说。最后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都会做一定量的模拟试题,考试之后教师一定会对试卷进行评讲,在听老师评讲时至少可以有以下的收获:</P>
<P>1、试题考查的是什么,它是背景和来源,它与课本以及高考的关系是怎样的;</P>
<P>2、试题的解决思路是什么,怎样去思考,试题怎样印证专题讲座中的知识和方法;</P>
<P>3、同学中有哪些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是怎样想到的,另一方面,同学中出现了哪些典型的错误,怎样把这些内化为自己的经验。</P>
<P> </P>
<P><FONT color=#006666><B>三、要突出主干知识</B></FONT></P>
<P> 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高考考查时必然会保持比较高的比例,并达到必要的深度,构成试题的主体,因此,要突出对主干知识的突破,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在专题复习时都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讲解,主要包括函数、数列与极限、三角、不等式、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要突出主干知识,但我们不建议做更多的新题,而是对已经做过的试题进行反思、体验和探究。</P>
<P> </P>
<P><FONT color=#006666><B>四、要突出知识交汇</B></FONT></P>
<P>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创新型能力是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势,这些问题的设计新颖,富有美感,是考察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载体。例如,解析几何(平面)是支撑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之一,始终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复数、函数、数列等知识联系十分紧密。高考命题考虑与</P>
<P>解析几何交汇问题已形成一个热点。</P>
<P> 1、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交汇</P>
<P> 由于平面向量作为一种有向线段本身就是直线上的一段,而且向量的坐标可用其起点、终点的坐标表示。坐标法可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特别是其中直线部分保持着天然的联系。高考命题必然会抓住这一契机。这类试题的显著特点是以解析几何知识为载体,以向量为工具,以考查圆锥曲线和向量知识及其应用为目标。</P>
<P> 2、复数与解析几何的交汇</P>
<P> 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与向量建立对应关系以后,使得复数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为解析几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代数背景,复数与解析几何的知识交汇点体现在:由复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实现复数与点的</P>
<P>相互转化;一些比较复杂的几何问题,借助于复数可以得到完满的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曲线方程或图形变换,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复数形式来表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经常思考一个复数的表达式反映在复平面上是什么图形,有什么几何意义,等等。</P>
<P> 3、函数与解析几何的交汇</P>
<P>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的两个主要任务是根据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由于任何一个方程都必然与函数相联系,因此,函数与解析几何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P>
<P> 4、数列与解析几何的交汇</P>
<P>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从图形上看,数列可以看成是一群孤立的点。这就使数列有机会与解析几何问题形成交汇。</P>
<P><FONT color=#006666><B></B></FONT> </P>
<P><FONT color=#006666><B>五、要突出研究能力</B></FONT></P>
<P> 在高考中评价性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P>
<P> 1、获取新知,展示学习潜能</P>
<P>问题的设计给出中学数学中没有遇到的新知识,它可以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定理、新的法则等,要我们读懂并理解这些新知识,再据此作进一步的运算与推理,从而培养我们独立获取新知识以及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了解我们的学习潜能。</P>
<P> 2、开放与探究,体现思维能力</P>
<P> 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没有明确的设定,需要我们根据问题的条件提出可能存在的结论,或者由结论设定导出使结论成立的条件。这就是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其答案是开放的,一般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当然也不可能要求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探究的要求是,根据具体问题的解题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在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探究数学对象的性质或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在新的背景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是可以培养我们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拓宽我们的思维空间,培养我们思维的广阔性。</P> <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5>高考数学:最后30天复习建议</FONT></STRONG>
<P><BR>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0000ff>现在距高考只有一个月时间,复习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此时正是数学科目备考“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量是指考生已复习了11个月时间,通过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已经系统掌握了高中数学的知识;而且,11个月里做了大量的练习题,积累了丰富的解题经验。量的积累必产生质变,这里的“质”是指数学素质与数学能力,“变”是指比过去有了进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BR> 在此阶段,考生要面对的问题是,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能否加进你的主观能动性,使这个“变”向更高层次迈进,使你的能力和应试心理素质完全达到迎战高考的要求。笔者就最后阶段的数学复习给考生几点建议。<BR> 1.回顾并系统地整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自己的头脑中应形成明晰的知识体系。<BR>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好的知识体系”。高考的要求是:“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所列的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摘自高考《考试说明》)。<BR>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知识体系并不只是罗列1、2、3、4……而是在系统的内部结构中,认识它们的内在联系并提炼理性的认识。<BR> 2.检查自己解答“选择题与填空题”的能力是否达到了高考的要求。<BR> 高考时,解答选择题与填空题应当在45分钟内完成,“能分析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路径”(摘自高考《考试说明》),成功率应达到85%(以本科线为标准)。选择题和填空题是得分的基础,如果你还达不到高考要求,现在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BR> 3.检查自己应对“中等解答题”的能力是否达到了高考要求。高考试卷的解答题由6个题目组成,其中中等难度的题目至少有3道,真正的难题一般是两个,另外1个题目介于中等难题与难题之间,这个题目对水平较好的考生来说问题不大,一般考生会感到有难度。另外,一些解答题设有几个小问题,前面的几问是中等难度水平,最后一问属于难题。<BR> 我们讲的“中等解答题”是指难度为中等水平的大题或一个题目中的某几个小问题,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应在40分钟内完成,成功率要达到85%至90%。<BR> 在最后阶段,考生应该认真总结自己在解答中等题上是否达到了高考要求,对哪些题有把握,在哪个知识点上有困难,要做到“心中有数”。总结之后,就要对自己感到薄弱的知识点及相关题目进行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力争达到或超越高考要求。<BR> 4.从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和能力结构的角度总结解答综合性难题的经验,找到自己的不足,制订进一步训练的计划。<BR> 5.总结临场考试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书写表述、检验等各个环节的成与败,总结临考前与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心理调节方式与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及细节处理的要点。<BR> 总之,在这一个月中,考生若能积极主动地促进量变到质变的进程,会提高效率,适应高考的要求,取得好成绩。反之,若在忙乱中度过这一个月,则这个转变的过程会不完整,达不到高考要求。</FONT></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4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574>
<P align=center><B><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60000>高考数学高分关键:应确保基础分不流失</FONT></B></P>
<P align=center><B></B> </P></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574>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
<P> </P></TD></TR></TBODY></TABLE>
<P>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006666>距离高考就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期间还有填报志愿等事项,实际掌握在学生手中的时间并不多,如何用好最后这宝贵的时间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知己知彼,打有准备的仗。<BR><BR> 各个学校都把第二次模拟考试作为复习的一个驿站,二模时各学科都完成了一遍全面的复习,因此,考试的情况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同学们前一阶段整体的复习效果。同学们应该认真分析试卷,找出不足之处,与老师一起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安排,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哪些章节需要加强,哪些环节需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进一步提高成绩。紧跟老师,巩固第一轮成果。<BR><BR> 老师作为复习的主导者,从整体上把握了复习的大局,学生紧跟老师的步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才不会顾此失彼。一模后的复习以专题为主,老师会有重点地选题和组题,不论自己这一部分学得怎样,都要认真听讲,这是一个综合提高的过程。<BR><BR> 同时,会做的题不可掉以轻心。平时的练习也要有意识地训练书写与表达,解答题最好完整地写出来,不能满足于知道了思路就行,有时一些细节会使你的解答过程受阻,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考场上,往往会使人心慌意乱,而在平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细节上的漏洞并加以解决,增强考试时应变的信心和能力。<BR><BR> 常规的格式也是要注意的,例如概率题一定要答,立体几何中向量坐标的写法,数列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格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等要求都比较严,平时多加留意,考试时就不会犯错。积累实战经验,轻松走入考场。<BR><BR> 另外,平时还可以经常设想一下如果碰到很多关卡怎么去调整自己的考试心态,如何绕过困难,让自己保持清醒头脑完成整份试卷。如果说把工作做得更细的话,还应该连草稿习惯和卷面布置都要有意识地改进。复习重点,不要走得太偏。<BR><BR> 近些年来高考题的难度在逐年降低,每一套题中各种难度的题的比例也是很明确的,八成以上的题都不是很难,而压轴题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做好,所以每个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重点,抓好基础,确保基础分不流失。评判考试的成功与否,只看最后的成绩,会的题不丢分,不会的题也要尽量去联想,争取得分。合理安排作息计划,在高考时达到最佳状态。<BR><BR> 学生处于紧张的复习之中,到现在或多或少出现了疲态,从而也感到烦躁,这是很自然的,不必过于自责,但让这样的状态持续到高考却是不利的。因此,要合理地安排好作息时间,让自己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精神饱满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中,做到心无杂念,全力以赴。到最后十几天,还要把每天的最佳状态调整到与高考时间一致,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不要因为这些非智力因素而影响了成绩。总之一句话,要抓紧时间,做好计划,认真落实,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高考。</FONT></P></TD></TR></TBODY></TABLE> 学习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