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FONT-SIZE: 12px\">上篇主要分析了大学人士所标榜的好大学的一系列指标。下面主要谈从考生和家长角度出发,判断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准。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考生和家长的判断方法比较直接、直观,不像大学人士所罗列的指标和数据那样让人眼花缭乱,让人无所适从。大学的各种数据和我们的国情一样,假的非常可以。只要对自己有利,可以任意修改数据,只要想攻击别人,完全可以找出和对方截然相反的依据。关于大学的数据论,我打算以后单独成篇。这里还是言归正传。<BR><BR>家长和考生由于置身在大学之外,对大学人士所标榜的金色数据无从辨别真伪,所以是不能也不予理会的。他们判断大学优劣只看两个指标,也就是处于大学首尾两端的两个指标。这就是录取分数和就业情况。至于学生入校以后学校的情况家长鞭长莫及,想管也管不了,正如俗话说的:入了大学门,家长没了门。他们只有守望在大学的进出口,运用自己的判断,来评价一所大学的优劣。<BR><BR>一,大学的入口指标:录取分数,是目前我们国家唯一比较准确的判断大学优劣的指标(尽管里面也有猫腻)。<BR><BR>首先,录取分数的高低,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的认可程度,也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结果。由于每一年的录取分数有波动,应以3-5年的平均情况为准;还有个别学校放在提前批录取,也会造成一个阶段录取分数偏高,这些特殊情况应该剔除。可以说,录取分数高的大学,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名牌大学。有些录取分数不高,但名气虚高的大学人士,对这一点极力否认。他们的主要观点就是家长和考生选择大学时是非常盲目的。言外之意是说,家长和考生无知和愚昧。如果说个别的考生和家长盲目、盲从,也许有人相信,若说大多数家长和考生无知和愚昧,谁能相信?简直岂有此理。难道说这话的人和他的家长当年就是因为无知才选择了他如今所在的大学,因而得出了如此刻骨铭心的经验教训?才留下如此痛苦忧伤的记忆?记得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大学人士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古话也予以否定,好像普天下人皆昏昏,惟其一人独昭昭。<BR><BR>其次,录取新生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大学的实际水平。君不见,我们现如今被全国人民奉为顶尖的、名牌的大学,无不是靠国家的金钱和高分数的考生支撑起来。其实,很多进入名校的大学生,还主要是在吃高中积累的老本,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大学里他们究竟获得了多少长进?学校又给予了他们多少物有所值的教育?恐怕在校大学生心里都明镜似的。决定学校水平的要素主要有:学生、教师、教材、设备和校长。可是,目前,我们国家由于连年扩招,师资普遍严重短缺,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经费主要投入在基建上而无钱购买设备,校长已经严重官僚化而无心治理。所以,代表学校水平的只有实实在在的、独一无二的学生录取时的分数。有人说,分数高低不能代表学校的水平,只要学校好,可以造就出高水平的毕业生来。也就是说,这些学校有点金之术。可是,我想问:掌握这些点金术的人是谁呢?校长吗?校长的主要精力放在跑官、保官、要钱、要计划、搞基建上;靠老师吗?一流的学生,二流三流的老师是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真实状况,一个只有半杯水的人能给台下那么多学生每人一杯水吗?<BR><BR>总之,学校的录取分数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的评价结果,代表了大学的实际水平。得考生者得天下,考生和家长认可的大学才是好大学。<BR><BR>二,大学的出口指标:就业情况,这是反映大学开设的课程、开设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吻合程度,也就是大学毕业生被社会需要的程度。目前,这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我们高等教育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垄断的性质,大学如何和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尚无法解决。也就是说,大学闭门办教育、毕业生脱离社会需要、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选择那些将来就业率高的大学和专业。<BR><BR>可是,目前我们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监测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地带。既没有国家的监测机构和监测指标体系,也没有民间的类似机构来做这项工作。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各个学校公布的并上报教育部的就业率指标,那就是每个学校的就业率形势一片大好,大多数都在95%以上。然而,就是这唯一的指标,却是大学最假的指标之一。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在《教育部与高校虚假的就业率》里已经有所论述。我们无意责难学校,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不把数字做好,教育部(厅)就不给他们招生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学生,就没有钱,学校就要关门啊。所以,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不要相信学校自己宣传的就业率指标。一定要动用自己观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判断和选择那些贴近市场走势的学校和专业,要参考从其他媒体和渠道介绍的学校就业情况。也就是说,判断学校就业情况,一靠自己判断,二靠口口相传,别的没有办法。<BR><BR>纵上所述,结论如下:从考生和家长角度考虑,录取分数高、就业情况好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好大学。<BR></DIV>
“高考填报志愿系列讲谈活动”的结束语--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007高考填报志愿系列讲谈活动”自3月23日在新浪高考论坛开讲以来,已经20多天了,点击率达到18000多人次。共开讲12次,其中序言1讲,正文10讲,结束语1讲。本来想好的题目还有很多,比如“拒绝也是一种选择”、“对独立学院的思考”等等,但一是最近事情较多,不想在这上面占用太多时间。二是认为考生和家长自有自己的判断或选择,无须他人多说什么。三是有些省市马上就开始报志愿了。所以,今天这一讲,既是总结篇,也是结束语。<BR><BR>高考填报志愿,说一千道一万,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让自身的利益或价值最大化。这样说似乎有点玄,通俗的讲,就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BR><BR>首先要适合自己的实力。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根据分数划定学校的范围。其次,要适合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也就是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选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三要适合未来社会发展和需要、适合将来的就业趋势。四要适合自己的家庭状况,根据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学校。上学是为了将来取得回报,不能为了上学而背上沉重的债务,回报的现值要大于付出才值得选择。五要适合家庭的背景状况。比如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也没什么背景的,就不要选择独立学院之类的学校了。<BR><BR>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填报志愿时,要眼睛看着自己,不要和别人攀比(当然,不包括技巧方面的参考别人,不要盲目扎堆、撞车等)。自己选择的,就不要后悔。只要有志气,哪里都成才。<BR><BR>值此系列讲谈结束之际,向支持并参与讲谈的诸位网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点击系列讲谈的家长和考生表示感谢。真诚祝愿参加2007年高考的学子们取得好成绩,祝愿参加填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如愿以偿! <BR> <BR>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