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9222
注册时间2007-10-19
最后登录2015-11-29
威望8 点
好评度17 点
金钱788980 金币
中尉
|
发表于 2013-4-7 11: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知常而悉微”,中医学之路是需要扎实的基础及漫长是时间、经验积累。寒热是临床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组症状。
“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寒热可以分为:有寒有热(寒热症状并见);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寒热交替)。
1.有寒有热
——寒多热少——》恶寒发热:外感风寒证;
——热多寒少——》发热恶寒:外感风热证;
——发热、怕风—》畏寒发热:伤风表证。
有寒有热主证的区别在于寒或热症状的轻重及恶寒的程度。恶寒,畏寒的区别是在于后者“得衣而解”,即避风或盖衣被或近火炉寒象就很快消失。
2.但寒不热
新病恶寒——》外感风寒初期;
——》兼见四肢不温,吐泻,咳喘 ——》表里实寒证;
久病恶寒——》兼见四肢不温,面色晄白、其他阳虚症状——》里虛寒证;
但寒不热除了风寒表证初期可见,大多见于里寒证。风寒表证初起恶寒症状外,其他症状轻,而表里实寒证可见吐泻、咳喘等里证的症状。辨别寒证的虚实,可以从时间上、症状上来区别。新病者多实,久病多虛;实寒可见有形之物(咳喘,吐泻),虚寒见白色晄白及脾、肾阳虛的症状。
3.但热不寒
高热(T>39°C)——》壮热——》实热证;可兼见口渴、大汗、面赤等症。
低热(T<38°C)
——》气虚发热:劳累更甚,乏力,自汗;
——》血虚发热:产后或失血后,可见头晕,心悸,面色晄白或萎黄;
——》阴虚发热:可见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
但热不寒辨别相对简单一些,高热(T>39°C)多为壮热, 低热(T<38°C)为虛证发热,据各种症状依次分类。但要注意的是临床中高热也可以不见实热证,如外感风热重证。依个人经验,高热一般都是炎症性引起细菌感染。低热新病也可以见外感轻症体质比较壮实者,且病毒性感染为主。久病或失血后低热就见到以上虚证。小儿低热可见于淋巴系感染;老人低热尤其要注意的是恶性肿瘤所引起的。
4.潮热
按时发热,热退身静。
——》日晡潮热——》阳明腑实证:下午3-5点高热,伴便秘、腹胀等;
——》午后低热——》阴虚发热;
——》入夜尤甚——》温热病热如营分;
5.寒热往来
寒热交替,往来复发。
发无定时——》半表半里证——》少阳病;
发有定时——》疟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