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0 08: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没上网 何来流量
广州的肖先生有两部手机,平时话费都不太高,也很少用手机上网,然而从2010年5月份以来,其中一部苹果手机却出了怪事——5月份上网详单显示自己几乎每个小时都在上网,整个5月份的上网次数,竟然达到了800多次。
肖先生办理的是中国移动全球通商旅168元的套餐,其中包含10兆上网流量。然而 5月份,他的总上网流量还是超出了240多兆,按照中国移动每兆一元的收费标准,肖先生要多支出240多元。
肖先生买来这款苹果手机后,曾经特意下载了一些应用软件。为了保险起见,肖先生向中国移动申请暂时关闭了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还清理了一些软件。
三个多月之后,肖先生再次申请开通了手机卡无线上网功能。可没想到,这一开通,问题又接着来了——9月份上网100多次,并产生了140多元的上网费用。每次的上网时长短的只有一秒钟,而长的有一千多分钟的,有两千多分钟的,最长的一次,竟然达到了3900多分钟。然而肖先生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在这个时间上过网。
中国移动的客服告诉肖先生,可能是手机的自动更新功能导致费用过高。经过交涉,移动公司最终返还了肖先生9月份140多元的上网费用。不过,这些上网记录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肖先生还是没有得到答案。
深圳的沈先生2010年7月买了苹果3GS手机,由于事先听说过苹果手机有莫名其妙自动上网耗费流量的事情,沈先生关闭了有可能导致自动上网的软件,之后,沈先生放心地用这款苹果3GS手机,偶尔上上网,看看天气预报,或者用QQ聊聊天。
沈先生办理的是中国移动全球通的98元新商旅套餐,其中包含了70兆的上网流量。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9月份的账单里,居然有一项170元的手机上网费用,也就是说,沈先生的上网流量多出了170兆,而且这170兆的上网流量,居然是在9月26日凌晨到早上六点左右产生的。那个时候自己正在睡觉,手机是关机啊。
一拨打中国移动的客服电话,对方说可能是手机软件在自动更新,沈先生很想看看自己的上网清单,查一下手机到底上的哪个网站,对方却说查不了。
尽管最后移动公司同意退还沈先生一部分上网费用,但沈先生并没有接受,他觉得,如果真是手机问题,自己愿意出这个钱,但是现在查不了,这个钱就来得不明不白。
广东东莞的于先生使用的是一款纽曼的智能手机,从2010年6月份开始到10月份,每个月几十元的上网费都让他觉得超出预料,因为自己很少用手机上网。于先生用的手机里装了移动和联通两张卡,多出上网费的是联通卡,对于先生的问题,中国联通(600050)客服也认为是手机自动更新的问题。
手机上网流量是怎样产生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无线通信运营商大都以流量来计算手机上网费用的,而用户通过手机上网所产生流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上传或下载信息的大小。
所谓流量,就是一定时间内手机上传和下载的数据量,这个数据量的大小是以字节来计算。比如,一个英文字母a,就占一个字节,而一个汉字“哎”就占了两个字节,如果您用手机上网,打开一条一百个汉字的新闻,产生的流量就是200个字节。这只是文字的计算方式,视频或者图片,流量则相对较大。
一般情况下,只有用户主动操作通过手机上网,才会产生流量。那么,一些手机用户在没有主动操作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上网流量,究竟来自哪里呢?
中国移动的客服人员告诉我们,手机出现莫名其妙的上网流量,可能手机软件在自动更新,一些移动客户使用苹果手机之后感觉上网流量变大,还有一个原因是用苹果手机上网和用其它手机上网所产生的流量是不一样的。原来,通过中国移动的手机号无线上网时,有两个接入点,一个接入点叫CMWAP,另一个接入点叫CMNET。
使用苹果手机的中国移动客户,只能选择CMNET接入点无线上网,而这个接入点所产生的流量,要比CMWAP接入点大一点。
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些上网流量,真的是由于手机在自动更新软件吗?记者了解到,目前智能手机所安装的一些软件,许多都有“通知”功能,或者叫自动推送功能。
北京邮电大学曾剑秋教授告诉我们,这个自动推送过来的信息,实际上是由互联网或者信息提供商通过后台发送的,它会使手机产生流量,继而产生流量费。近期,广受关注的“天价微博”事件,也与这个推送功能有关。有媒体报道,2010年12月初,一位名叫金娜的女士,表示她在俄罗斯旅游期间,只是用苹果手机发了三条微博,竟被扣掉3900元流量费,后经联通公司核实,这一费用之所以会达到3900元,一方面是由于金娜在国外使用上网功能属于国际漫游,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苹果手机中的推送功能造成的,据中国联通方面表示,金娜的消费数据显示其发送的数据量远小于接收到的数据量,也就是说,在其访问微博的过程中,微博内网友不断更新的内容产生了巨大的流量。天价微博事件后,中国联通方面也表示,拟降低消费门槛,并研究流量异常提醒机制。
哪些软件会自动更新呢?苹果手机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手机一般只能使用苹果官方提供的软件,而这些软件中许多都具有自动推送功能也就是“通知”功能。
怎样才能不被“偷”
怎样才能避免在手机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软件自动更新呢?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比如一款苹果手机,打开设置,进入蜂窝数据,把它关掉,这个蜂窝数据相当于手机通过GPRS上网时的一个总开关。不同的智能手机,菜单可能不太一样,总之,要完全避免手机自动上网更新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关闭GPRS的功能。
曾剑秋认为,要解决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上网流量这样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功能时要谨慎,另外,相关商家也应当尽到告知义务。
近几年,智能手机发展迅速,然而受技术制约,运营商只能依靠流量来计算上网费用,这是出现“偷跑流量”或者“天价微博”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剑秋认为,以流量来计算,科学,但是不合理,因为很容易出现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流量了,另外,即便消费者知道有流量产生了,也无法知道流量到底是多少,上传或者下载一个信息到底需要多少流量,这些消费者都是不知情的。随着手机上网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包月将可能是未来发展趋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