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01161
注册时间2012-2-20
最后登录2012-2-20
威望0 点
好评度0 点
金钱100 金币
列兵
|
发表于 2012-2-21 13: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湛江来自: 广东湛江
那天,我的一个男朋友找到我,说他和女朋友闹了矛盾,不知道怎么劝才好。在这方面“有经验”的我给他出了很多招,写长信,烛光晚宴,苦肉计,通宵电影……这些伎俩被他一一否决。我突然灵感大发,想到了我现在正从事的工作。我让他准备一份特别朴实的道歉语,文字如下:“白云,我是黑土,我就想让全世界知道是我错了,请你原谅我。你一个人的黑土。”把这条道歉语分别发在白云的手机短信、微信、QQ、MSN、人人网、开心网、博客、微博,甚至各地论坛……结果白云在反复都能看到黑云的道歉,感受到了他的诚意,也就原谅了他。这是什么力量?这是爱情的力量,也是新媒体的力量。
这是我作为宣传策划主管对全社市场人员进行培训时候的照片,我的专业是亲子教育,我的职业是阅读推广,我觉得这两个貌似天各一方的领域,其实对我来说相得益彰。我总是通过专业的角度解读我的职业,也总是用我的职业经验丰富我的专业内涵。
新媒体区别于四大传统媒体,即报纸、户外、广播、电视,被戏称为第五媒体,她的特色有三:其一,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这体现了它的科技性与时尚性;其二、互动性,之前的媒体都是“符号暴力”,信息受众没有发言权,如今的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平等,任何人可以成为受众,也可以成为传播者;其三,创新性,新媒体的出现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同事她正与各行各业相结合,衍生出各种“分众媒介”,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说是分众,事实上是理念层面的。举个例子,我们在楼宇中放的LED显示屏主要是针对白领的,而事实上收看的观众有白领、也有蓝领,有快递员也有保洁人员,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的孩子。当然还有更为普遍的例子,网上有一些成人用品的网店,他们针对的用户当然是成人。他们将链接放在了一些点击率较高的门户网站上,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成人可以看到,未成年人也可以看到;想看到的人可以看到,不想看到的人也可以看到,这似乎代表“符号暴力”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卢勤老师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大概是小学生的样子,在看完网页之后突然转过头去,脸绷得通红,妈妈说,你怎么了?孩子!小孩说,妈妈,我看到了黄色网站了,不是我想看的!妈妈来到电脑前一看,根本不是什么黄色网站,而是一个常用的网站做了一个女性内衣的广告,其中模特的姿势性感撩人,让人想入非非。当时,我听完这故事,只是哈哈一笑,现在想来,这个故事真的是耐人思考。媒体的价值就在于大众传播,但是在内容与途径方面我们确实应该考虑到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群体。我在之前也讲过思维阶段,0-6岁属于感性思维阶段,他们是信息的“忠实”受众,6-18岁属于知性思维阶段,他们是叛逆的,是怀疑的信息接受者。直到成年之后,人开始进入理性思维阶段,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孩子的成长与成熟可以从他处理外界信息的方式与态度来评判。
新媒体的优势就在于他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她的速度快,信息量大,创新性强,收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我曾经说,如果一件事情能吸引大人的眼光,就一定可以吸引儿童的眼光。新媒体成功地捕获了成年人的好奇心,让他们找到了儿时做游戏的乐趣。在一些大型的社区交友网站上,我们看到很多大人像孩子一样,乐此不疲地玩着“偷菜”与“电子宠物”的游戏。成年人在工作之余,找到了放松身心的方法。当然,新媒体最大的好处是他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流通与快速互动。一个普通人,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因为一个话题就可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在以往是很难想像的。这实际上促进了商业与传媒业、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让我们的孩子们经历着一场“视觉灾难”。
我们的孩子会在茫茫网海中,失去方向。他们一会被小广告左右,一会被弹窗雷倒,本来还想搜索一个学习课件,轻易就被一个游戏登陆页拦下……他们一会想着QQ聊天,一会想着人人交友,有人在的时候收起手机,刚一走看看微信……你突然发现,这孩子怎么和我白天上班时候状态一样啊?谁来拯救他们丰富有匮乏的精神生活呢?如何才能让他们处于积极、健康的方式去学习与生活呢?
要我说,想让孩子们“正常”,就避不开新媒体与新媒体教育,这是儿童教育问题的前沿课题,也是迫在解决的问题。我曾经就跟我们的老实说,你的课不能保证比电视好看,比广播好听,凭什么要求孩子们脑子不开小差,凭什么要求孩子专心致志啊?当然,这是玩笑,而事实上,也恰恰说明新媒体的发展迅速,她的儿童群体也在迅速蔓延,如何正确看待新媒体,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成为了新媒体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正确看待新媒体?
1、新媒体也是媒体。不要给孩子关于新媒体的负面解释。这也是我经常提到的——“家长自定义”问题。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名词,不带有任何的情感色彩。就像罂粟花他只是花,而且是美丽的话,它本身不会害人,是人害人,而不是花害人。我们不应该对罂粟花有任何的疑义。
2、新媒体是时尚的传播媒介。我们要让孩子广泛的了解而不是全面的接触。为什么这么说呢?新媒体是时尚的,时尚的事物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的因素或者称不稳定的因素。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尚会沉淀为经典,而经典的,往往是“无害的”。
3、新媒体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李开复写过一本书叫做《微博改变一切》,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新媒体真的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细节,这是一场集体无意识,新媒体造就了一个心理场,场中的个体,无论男女老幼都在互相影响。我们要让儿童接受这个新的状况,了解他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当然我们在介绍的时候,主要从积极方面去讲,如一个困难的网友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迅速找到可以帮助她的人。
4、新媒体可以帮助人成长与成功。当然儿童无所谓成功,但是成长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媒体力量对于个人的成长与成功是不可低估的,这可能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她可以把你与你的“作品”通知到更远的地方,增加你的影响力,拓展你的交际圈;同时,他的反馈与评价通常是你了解自己,反省自己,审视自己最好的资源,有利于你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思考,维护自己的形象。
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
我在学校工作期间就已经考虑到媒体与学生成长的关系与作用了。高中时我担任了广播站的站长与校刊的编辑,我觉得那时虽然短暂却对我的一生影响甚大,我的自信与策划力也是从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做大队辅导员的时候,我主抓广播站与学生作品展览工作,我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有宣传个人智慧的舞台,有展现自我魅力的空间,当时还没有兴起新媒体,否则我一定是学校新媒体的最先倡导者和践行者。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
1、指导孩子建立新媒体账户
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新媒体着手,指导孩子新媒体的账户建立,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对自我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个人信息填的越准确越好.
2、鼓励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
新媒体是一个供任何人发言的平台,它的目的不是隐藏个人的身份,而是个性的表现。如何体现个性?只有真实与独特。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正是我们的魅力所在。一个人因为真实而可爱,而受到大家的喜欢。但是有一个前提,在宣传自我之前,要学会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这是我们之前需要做的功课。
3、学会过滤与屏蔽无用的信息。
广告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儿童的视野。哪些是广告?哪些是消息?是不是可以分辨出来呢?其实很难分辨,现在的广告做的像消息,就是想麻痹大家的分析,让大家调入产品的陷阱。关键不是让我们的孩子区分广告与消息,而是让孩子们区分有用的与无用的信息!当一个人有自己坚定的思考与追求时,她就不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因为她只会对帮助她实现目标的有利物感兴趣。
4、新媒体是一个工具,利用她实现个人目标
要“善假于物”,而不“役于物”。最早有人说钱是双刃剑,现在有人说新媒体是双刃剑,我不这么看,她就是一个工具,人才是使用它的主人。要提高儿童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关键让孩子明白自己要表达思想是什么,自己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新媒体是一个表达个人思想与实现个人梦想的桥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帮手!
5、接受来自新媒体的反馈与评价,及时调整自己
我们可以及时得到来自或多或少的反馈与评价,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表扬与批评。由于新媒体的用户往往不是身边的熟人,他们的评价与反馈就显得更加的客观与珍贵,我们教育孩子要直面别人的品评,这也是非常好的挫折教育机会。
6、通过新媒体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我曾经讲过,人际交往靠CASH,即沟通、活动、微笑与助人。新媒体是人际交往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她结交更多的朋友。对于新媒体而言,结交朋友可以通过沟通、活动与助人的方式展开,积极地参与各种有效形式的沟通、参与网上活动、利用新媒体进行助人都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要让孩子明白,人际交往包括线上与线下,哪一方面都不能被取代,要得到均衡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