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23|回复: 12

[打听询问] 关于九月初九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031

回帖

1015

积分

军士长

逸尘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2-10-22 22: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明天就是九月初九,古时传下来的话,明天不能烧大灶,就是不起烟。一般乡下居多。好像今年与什么凑一块了。我没听清楚,知道的解释下。电磁炉与液化气倒是可以。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懂呢,呵呵[s:214]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1476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大校

主治:荨麻疹,青春痘,痤疮,脚

实名认证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勋章论坛鼓励勋章忠实会员勋章最爱沙发勋章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社区明星勋章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职业沙发手灌水将军灌水元帅

发表于 2012-10-22 22: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现在烧大灶的人不多了,农村也不会太多,咱们是新时代的人,不要相信封建迷信[s:161]
荨麻疹,青春痘,痤疮,脚气脚癣,头皮癣,湿疹,毛囊炎,微电同号:139508113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031

回帖

1015

积分

军士长

逸尘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2: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呵呵,多少年传下来的,多少应该有些说法,我不是宣传迷信哦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摄影爱好者

忠实会员勋章实名认证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将军

发表于 2012-10-22 22: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没有的事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2210

回帖

5409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10-22 22: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霜降逢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霜降是24个节气之一。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2210

回帖

5409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10-22 2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无稽之谈的,想当年的霜降逢重阳,我老家是烧了火的,也没怎么样啊。如果有点不一样,如今的我作为男人,那方面特需要。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17

回帖

445

积分

上士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

发表于 2012-10-22 22: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扯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主题

3万

回帖

2万

积分

★★摄影爱好者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灌水大王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灌水天才勋章职业沙发手灌水将军灌水元帅

发表于 2012-10-23 0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泉州来自: 福建泉州
今年这样说的还真不少
巴黎恋人婚纱摄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摄影爱好者

魅力汀州  版

忠实会员勋章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社区明星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将军注册满八年注册九年以上手机客户端勋章灌水能手勋章最佳人缘勋章注册满七年注册满六年注册满五年注册满四年注册满三年注册满两年注册满一年

发表于 2012-10-23 0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寒食节不生火,怎成了重阳不生火了呢

"寒食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或几天,说法不一。寒食,顾名恩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还得从寒食节的来历说起。传说春秋时代,晋国(今山西省)国君晋献公有五个儿子,他们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申生是晋献公第一夫人生的,被立为太子。晋献公的后夫人俪姬为了让自己生的儿子美开当太子,阴谋害死了太子申生。为了避免后母骊姬的迫害,公子重耳、夷吾分别逃往国外。晋国贤臣介子推(又叫介之推)等不畏艰难困苦,一直跟随重耳过流亡生活。有一年,重耳在断伙绝粮的流亡生活中生了大病,贫病文加,使他十分困苦。为了给重病体弱的重耳增添营养,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肉汤给重耳吃,使他恢复了健康。晋献公病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同室操戈,重耳在狄国、齐国、秦国流亡十九年后,在秦国国君穆公的帮助下,兴戎起衅,打败了已当上晋国国君的公子围(重耳的异母兄弟),得立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当上了国君之后,对跟随他流亡过的人都按功封官行赏。可是,唯独把对他有特殊帮助的介子推忘记了。介子推十分伤心,决心不再见重耳。他背着年迈的母亲,到家乡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隐居去了。介子推的手下人知道了代抱不平,在宫门上贴了一张无名帖,上面写着:"有一条龙,奔西逃东;好几条蛇,帮它成功。龙飞上天,蛇钻进洞;剩下一条,流落山中。"晋文公看了恍然大悟,他回想起在流亡国外期间,介子推对自己忠心耿耿,如今做了国君忘记了对他奖赏,心里大力不安。接着,重耳赶紧派人找介子推。不久,差人禀报:介子推已进绵山隐居了。深感惭愧的晋文公亲自带人去绵山寻找,然而介子推却避而不见。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个大孝子,他根据别人的建议,火烧绵山,留出一条小道,想趁林中起火后,介于推母子定会出山避火的。可是,一连烧了三夭三夜,数十里森林被火烧为焦土,仍未见介子推母子的人影。大火熄灭之后,人们发现他母子双双抱庄一棵大树烧死了。晋文公对此内疚于心,十分惋惜,便下令把介子椎母子葬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修建子推祠堂。后人又把界休县改为介休县。介子推死的时候,正值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他是火饶死的,晋国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逝世那天不举烟火,进冷食,后来,人们又干脆把它定为"寒食节"。到了唐朝时,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禁火习俗逐渐消失。
参考资料:http://www.xiaoi.com/browseDetail.do?qid=1143282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9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摄影爱好者

魅力汀州  版

忠实会员勋章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社区明星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将军注册满八年注册九年以上手机客户端勋章灌水能手勋章最佳人缘勋章注册满七年注册满六年注册满五年注册满四年注册满三年注册满两年注册满一年

发表于 2012-10-23 0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一、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二、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三、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