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4951
注册时间2008-5-10
最后登录2025-2-4
威望0 点
好评度1 点
金钱10976924 金币
少校
|
发表于 2013-5-24 14: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没有特效药,要短期见效就去打针,然后不能劳动,连性生活都最好不要,否则很快又复发
治疗方法
1、精神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旦确诊, 对病人的精神上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主要原因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1)到目前为止,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没有一特效的治疗手段及方法,长期或短期的治疗达不到根治。
(2)久服各种药物产生副作用及毒性,有些药物如雷公藤会产生内分泌功能紊乱,致性功能下降。
(3)病易致关节畸形,所以使患者的容貌发生变化。
(4)家庭被烦琐的治疗和经济负担而畏难,病人与家庭产生紧张情绪怒而发生争吵,久之发生家庭破裂。
以上四方面原因的存在, 使大多数病人的精神上产生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这对治疗是很有害的。 因此,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除了药物治疗方案外,首要的是制订一个适当的精神治疗方案。医生只有了解病人的精神状况, 可以判断精神在病人疾病病情中所起的作用,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的精神治疗方案。 医生对病人的个人、家庭及社会情况都应当了解,制定出的方案才会切实可行而能为病人所接受。 精神治疗方案主要为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谈心,通过不同例子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放下被慢性病折磨的包袱,向病人讲清楚所患疾病的本质及克服疾病的方法,从而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或工作学习,以利于病人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精神治疗如开展得好,治疗效果的取得常会是事半功倍。 与病人讨论健康问题时(包括心理问题)最好是在互相信任及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有的为取得较好的精神治疗效果,医生需付出巨大的劳动及珍贵的时间,想方设法解除病人思想负担,要耐心对待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还需继续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可用病人的行为、睡眠、工作、与家庭及朋友的关系等作为观察指标。 对本组疾病的治疗随访应将病人的身健心善均列为随访内容,应让病人及其家属发表对治疗效果的看法。 对治疗失败的病人应进行治疗监督, 以便排除病人由于不按治疗规定而导致的治疗失败。
2、运 动疗法
目前类风湿专家都明确指出,积极地维持关节的可动性,增强四肢肌力的运动疗法确有必要。 不过,过度的运动会带来相反的后果。因此,如何使休息和运动很好地协调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一般认为, 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即运动后以次日不感觉疲劳为标准;尽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即进行运动训练。
(1)运动疗法的种类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运动疗法大致可分为四种, 即关节可动范围训练、伸张运动、增强肌力运动和日常生活动作、步行训练。 这些方法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功能障碍、全身状态、各个关节炎症情况适当选择。 如在炎症急性期宜选择以维持现状为目的的关节可动范围训练和肌力强化运动; 慢性期则选择能改善各个关节功能和恢复肌力的各种运动方法。
关节可动范围训练: 目的在于改善关节可动性和防止功能障碍。 炎症会使病人的关节囊、滑膜、韧带、周围肌肉、肌膜受到损伤或破坏;与此同时,这些受损的组织又在不断地再生和修复,而此修复是按照关节活动状况进行的。 如果关节处于长期不动状态,那么修复后的关节便会出现僵直、粘连。 这就是进行运动疗法(尤其是关节可动范围训练)的重要原因。 训练之前,应先进行预备运动,逐渐地增加关节的可动范围,时间上宜避开关节僵硬的早晨。 训练前如作一些温热疗法、按摩、则效果更佳。 运动的方式便是日常关节应该活动的范围,如伸臂、屈肘、抬脚、弯腰、扭握拳、活动腕部及手指等,每日至少 1 次,每次要活动到关节的最大功能范围,以稍微超过关节活动范围到轻微疼痛为限。 次日要看关节炎病情是否加重,如热感、疼痛有无加剧,关节有无肿胀,以此调节训练的次数和强度。 总的说来,从事该项锻炼时要注意三个原则:逐渐牵拉,不要用暴力或急促的动作; 在局部关节保温的前提下进行; 不能过度,包括每日运动次数及每次的运动量。
伸张运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畸形多表现为屈曲,为防止肢体的屈曲挛缩,应使关节朝伸直方向伸展。 伸张运动大致可分为被动、协助和主动三种。 被动运动系病变关节无法自行活动,需要完全依靠他人或本人健康而灵活一侧的肢体帮助完成的动作;主动运动,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来完成的运动;协助则介乎上述两种运动之间。 一般原则是,挛缩显著时以被动、协助伸张运动为主,轻度则主张主动伸张运动。
增强肌力的运动:据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肌力约为同龄健康人的 60%左右。 由于肌肉萎缩软弱,肌力减退,对关节的缓冲作用减弱,因而关节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更加重了关节的损伤破坏。下肢关节,尤其髋、膝关节,因要承受巨大负荷,骨关节更易受损,所以下肢肌力的强化训练更为重要。
日常生活和步行训练:该法简单,不用学习,只需尽量从事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就可以了。 步行训练是根据病人的步行和徒手步行的顺序进行。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来说,步行不仅能保持肌力,恢复关节功能而且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等也极有帮助。
(2)运动形式的操作方法
一般来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运动疗法的运动形式有两种,一是主动运动,是主要的运动方法,是由患者主动以肌肉收缩形式来完成;二是被动运动,是指全靠外力帮助来完成的运动。 外力可以是机械力,也可由他人或本人健康肢体的协助。 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能起到放松痉挛,防止肌肉的粘连和适应性缩短,牵伸挛缩肌健和韧带,恢复和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作用。 对于不能起床的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这种运动用得最多,并可作为主动运动的准备。
针对关节炎所编排的“关节体操”是常用的运动疗法,具体操作如下:
指关节操:握拳与手指平伸交替运动。 握拳时可紧握铅笔或粗一点的棍棒;平伸时可将手掌和手指平贴桌面,或两手用力合掌。
腕关节操:两手合掌,反复交替用力向一侧屈曲,亦可紧握哑铃做手腕伸屈运动。
肘关节操:手掌向上,两臂向前平举,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和屈肘运动如前。
肩关节操:一臂由前方从颈旁伸向背部,手掌触背,同时另一臂从侧方(腋下)伸向背部,手指触背,尽量使两手手指在背部接触,每天反复多次。
踝关节操:坐位。 踝关节分别作屈伸及两侧旋转运动。
膝、髋关节操:下蹲运动与向前抬腿运动,每回重复活动 10~15次,每次 2~3 回。
并不是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能采用运动疗法, 要因病情而宜,因人而宜。 对此,专家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运动疗法的适应症,一是病人的血沉低于 50mm/h;二是 C-反应蛋白(++)以下;三是体温在正常范围。 凡完全具备这 3 项的病人,无论关节疼痛程度如何,都应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只有通过适度的运动,才能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的:保持或改善病变关节的功能和运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可以使病人精神振奋,体力增强,唤起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
3、饮食疗法
现在多数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营养缺乏症,在饮食的选择上无需成为病人的负担。 但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再加上一些抗风湿西药对消化道的不良刺激,往往引起食欲不佳,出现消化道疾病,使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及蛋白质吸收不足,出现营养不良及贫血等。 因此,在病人的饮食中有必要适当地补充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注意饮食的摄取一定要因人而异,以食为补。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出现贫血时,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对骨质疏松明显的病人,除了增加蛋白质之外,还应增加维生素 D 和钙质;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应多进一些含钾和含钙丰富的食物。 下面向读者推荐一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食疗方,有意者不妨试一试。
(1)粗大鳝鱼 4~6 条,黄酒适量,阴干后去脏,熔研细粉,瓶贮备用。 每次鳝粉 10g~15g,黄酒 2~3 匙,开水冲服或调粥服,每日服2 次,2 个月为 1 疗程。 鳝王去风力强,作用:补虚助力,通利血脉,善治三痹。
(2)枳棋 0.5kg,白番鸭肉 1 kg,植物油 1 匙,黄酒 3 匙,炖鸭酥烂,喝汤,吃肉及果,分 2~3 天吃完。 枳棋果祛风除湿,润五脏,利筋骨,治风湿筋骨痛。
(3)狗(或羊)脚肉连骨 2 kg,植物油、生姜、葱白少许,干桔皮2 只,桂皮 10g,花椒少许,红干辣椒 1 只,黄酒、细盐、酱油适量,小火烧至狗(羊)肉酥烂,作佐膳食。 狗(羊)肉性热,功能暖胃益肾,补虚除寒,暖腰膝,助脚力,对肾阳虚腰膝冷痛之寒痹,食之最宜。
(4)蜜饯黄精:干黄精、蜂蜜各 200g。将黄精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浸泡发透,用文火煮熟烂,晾干,加入蜂蜜,煮沸,调匀即成。 每日 2 次,每次 20g~50g,宜常食。
(5)黑大豆 1 kg,松节 200~300g,黄酒 250g,用小火将黑豆煮至酥烂,收水晒干。 每次 50 粒黑大豆,随时嚼食,每日 3次。 作用:补脾肾、强筋骨、通血脉、祛风湿、除骨寒,可治寒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