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3-12 1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本帖最后由 汀州散人 于 2021-5-12 23:14 编辑
2015-03-11 戴生晟
(原创作品,著作权所有,侵权必究)
“风水先生惯说空,指东指西说真龙。世上若有真龙地,何不寻来葬乃翁”。
“地理好行牛好医”。
一首诗和一句客家熟语,都是对江湖风水俗师的强烈讥讽。
风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一、风水术源于原始人类对环境的选择
风水一术,起源于人类对恶劣自然环境的规避。
原始人类栖息于坡上坑中,大水一来,许多人被激流冲走丢了性命。后来知道要找背风向阳离水源近的地方。苍颉造字造了“岗”、“川”等字,说明古人已对地形地貌有了认识。周朝时,朝廷设有为百姓选择居住环境的衙门和官员。《周礼》说,‘相民宅而知其利害’,是对大司徒提出的职能要求,出现‘相民宅’的说法。《诗经》的《公刘》章,"于胥斯原","陟则在谳,复降在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觐于京","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度其夕阳","既景乃冈,相其阴阳"等诗句,清晰描述了夏末时公刘率周民族由邰迁豳,勤勉勘察山川形势与水土之宜,辨方正位,规划营宅,使周之先民得以安居生息的种种活动细节。
风水,顾名思义,就是风和水,考证后的意思为藏风得水。
晋人郭璞《葬经》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明代徐善继、徐善述在《地理人子须知》说:"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璞)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而生气何以察之?曰,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又曰气乃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又曰噫气惟能散生气;又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皆言风与水所以察生气之来与止聚云尔。总而言之,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循名思义,风水之法无馀蕴矣。"
纵观古人经典,中国风水理论中有一个最关键的物质——炁(简称为“气”)。 "气"被视为天地万物的最基本构成单位,"其细无内,其外无大,充盈天地"。"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老子》称这种“炁”(气)的字为"道",称它的名为“大”。《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 用现代的观点,"气"是一种力,一种场,一种波,气的存在是不断流动着的。气的本质应该是超微粒子。气,形成一个能影响人生存的能量场。为了很好地拥有“炁”这种力(场或波),所居环境要避免风吹,因为风吹气就会散失。所居环境面前又要有水,因为水拦在面前,“气”就止于此不再往前流行了。用今天的白话说,居住环境要找面前有水、避风的地方。
中国风水理论中第二个关键词是阴阳。阴阳,首先说的是环境的选择,山脉(龙)的流行要起伏活动,流动的山脉要停下来,山脉左右要低下以容煞气走出,山之阳刚要有水的阴柔相配合。二说建筑结构要有实与虚的变化。主厅的左右要有过道,主厅与下厅之间要有天井。大的建筑物之间要有大坪。做坟,坟墓墓脑要圆满高起于山坡平面。
除了“藏风得水”,古人还提出“土厚、水深、林茂”及景观上不破碎、不生硬的要求。《葬经》说:"来积上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葬经》还说,不长草木的“童山”、中间被挖开一个横断面的“断山”、全为石头的“石山”、正在行走没有停下的“过山”、没有左右山呼应的“独山”等五种地形地貌都不宜营筑城郭室舍及陵墓。这其实是强调了地理环境选择中的地质、水文、生态、小气候及环境景观,和今天山水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风水是讲求天地人合谐统一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先秦祖先已经认识到,人的行为应遵循天道、地道,人应善用天时地利。《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庖牺(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说:"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地理。" 《礼记•月令》说:"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管子•形势解》:"上逆天道,下绝地理,故天不予时,地不生财。" 因此,风水术对人居环境的审美追求,不仅是环境选择策划的一门技术,而且也是追求天地人合一最高境界的哲学理想。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