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24 13: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王英
跳石桥,又名泰安桥,或条石桥,位于长汀县城东朝天门外。横跨汀江河,连接长汀的东门街和水东街。泰安桥的名称不言而喻,应是对国泰民安的期盼。
据 1993年版《长汀县志》卷十七城乡建设第二节街巷桥梁记载:“泰安桥(俗名跳石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四年(1854)、民国十七年(1928)均有重修。清咸丰四年重修时,于河中立石墩4座,上架木梁木板木栏。”
跳石桥的桥名,有几种说法。一种是长汀方言“条石桥”的误读。指的是此石桥是用花岗岩石头一条条垒砌而成的。时间长了,就被一代代人误传为“跳石桥”了。另一种说法更为合理。那就是很早以前,这里真的只有一块块大石头排列在汀江河上,石头之间还相隔得比较远。成年人踩在石头上可以跳着过河,老年人与小孩脚不够长,过不了河。因此,智慧的老百姓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石头边上打下一个个石桩,拴上铁链。平时用一块块木板搭在石头之间,让大家跳在木板上平安过河。涨大水时,就命人收起木板。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称它为跳石桥了。
至于跳石桥上的石头为什么要相隔得那么远。笔者专门采访了城区的几位老者。他们笑呵呵地回忆道:一是不会堵住水流,水急时能够疏通;二是方便小舟穿行。那时候,农民种粮食种菜都不用化肥。大同的东街、大埔、正平、老木椴等村庄都载着小船到城里定购农家肥。船的宽度至少能摆放一担尿桶,因此跳石桥上的石头距离自然就远了。
1934年,国民党以50万的兵力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红军与国民党在长汀松毛岭展开了一场殊死的阻击战。战乱导致跳石桥和长汀县城的旱桥、水东桥、太平桥一样,桥面被毁。1946年,跳石桥被改建成五孔石桥,长60米,宽2米,桥上侧石墩处设梯形安全停靠岛4处,以便行人驻足。桥墩分水处为船行,桥体用花岗岩垒砌,桥面栏杆为搭联榫铆,望柱为寿桃,葫芦造型。桥头有守桥的石狮连接着正桥抱鼓石。造型独特,雕饰精巧。桥栏多数是拆下了明、清时期长汀东门等贞节坊的石坊石板进行砌筑,桥面铺的是砖和小石子。
1996年8月8日,跳石桥在长汀百年不遇的“八八”洪灾中被冲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直到现在,不少中老年人仍记忆犹新。两年后,1998年10月1日,由县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150万元,重建了跳石桥。如今的跳石桥加长加宽了,长75米,高约10米,宽6.3米。桥身大理石栏上,刻着48头活灵活现的小狮子石雕,以及44座莲花台。桥头两侧,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威严相向,镇守着石桥。饱含汀州人民深情厚望的“泰安桥”三个大字,镌刻在桥的右侧,时刻提醒着后代生活之不易。
假如你有空,夏日的夜晚,习习凉风中,牵着老人、爱人和孩子,一起到跳石桥上走一走。你会发现,杨柳荡漾在汀江河边,河水哗哗地欢畅流淌。桥边的夜市,不断传来年轻人快乐的嬉笑声。原来,家乡是如此的静谧,生活可以这样简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