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23800
注册时间2016-7-23
最后登录2020-12-6
威望0 点
好评度6 点
金钱45326 金币
上士
|
发表于 2017-11-17 13: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三明来自: 福建三明
刘源为何又叫“刘银哩”? 长汀县河田中心小学 刘中华 作
长汀河田的东南部6.5公里处,有一个美丽的古村刘源,该村四面青山环抱,一条清澈的刘源河穿村而过,垂柳绿荫夹岸而长,婆娑飘拂;芳草繁花沿岸而生,簇簇点缀。小村随处皆是一幅幅旖旎诱人的田园画境。村庄历史悠久,房屋密布,古时,因处处杨柳依依、绿树成荫,而称柳源,后来,由于刘姓人丁兴旺,占绝大多数,杂姓陆续外迁,改称刘源。
刘源是我的家乡,这个“四围青山环绿水,一轮皓月洒清辉”的美山村,还有一个四邻八乡都知道的别称——刘银哩,这个别称在别姓人的叫法中甚至超过了“刘源”这个正名,正如一个有了响亮别名的人,其学名往往被人淡忘些。
关于这个“刘银哩”别称的来由,还得从刘源的十世祖刘长信的一次有趣轶事谈起——
刘长信,是刘源三房淑台公的第三个儿子,清朝康熙年间人。淑台公是个大富翁,不仅在刘源本村有大量房产和田地,而且在河田集镇附近也购置有不少田产,传说在河田最繁华的圩市老街祖师桥附近曾有100余间店面。
一日,年轻的刘长信到河田街上喝酒,席间,有一个中街李姓人,叫李有端,他自诩很富有,反复吹嘘自己家中如何如何有钱。年轻气盛的长信实在听不下去,就对他说:“这样,你既然说那么有钱,后天上午我们不妨一起去步塘潭倒一百担银子入汀江,咋样?”李有端料想眼前这个年轻人没有那么多钱,便趁着酒兴欣然允诺。
宴罢回家后的长信,自知要用一百担银子玩摆阔之事,家教甚严的老爹定是不许,如果请示轻则遭一顿臭骂,重则遭一顿毒打,这种事怎么能逞雄呢?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允下诺言,如不赴约,又怕惹下笑柄。思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三天上午,长信带领一百个精壮挑夫各挑一担银子提前来到河田街上。此时,街道两旁早站着许多闻讯而来看热闹的民众。挑夫们行至上街三角店时,突然,前面第一个挑夫的脚趾踢到街面凸出的石头上,一个趔趄,摔倒在地,紧跟着的两个挑夫提防不及,也一并摔倒,顿时,三担白花花的银子洒满街道,亮瞎了围观者的眼睛。挑夫们正要捡起银子,只听领行的长信断然制止,说:“不要捡,不要捡,让百姓们捡去吧,反正等下是统统都要倒到河里去的。只是大家要作证已经倒掉了三担的”。围观民众一听此言,欣喜若狂,蜂拥而上,一边争抢捡银,一边答应作证。
消息迅速传到因银子差距尚多,至今还一筹莫展的李有端耳中,他一听此况,惊得如梦方醒,忙亲自赶到三角店,对刘长信说:“不要去倒了,不要去倒了,我服输,我没有那么多银子来倒!”长信见李有端在众人面前认输了,便迅速吩咐挑夫把银子挑回家去。
好戏刚刚开始就完了,看热闹的民众们意犹未尽,有一个好事者认为:本地方言的“丢”与“刘”谐音,刘源人那么富有,敢于“丢银百担”,刘源可称“刘银哩”,即“丢银哩”。当下,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播,渐渐地,大家都用方言称刘源村为“刘银哩”。
那么,刘长信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呢?其实,这一百担中,只有前三担与最后三担是真银,而中间的九十四担,只是筐面上铺了一层真银,底下都是石头、砖块而已,长信吩咐装银者严守秘密,然后叮嘱最前面的三个挑夫,到三角店人多的地方故意踢脚趾摔倒,造成众人亲见全是真银的假象,迷惑李有端,先声夺人,取得了攀比富裕的胜券。
刘长信用此计瞒天过海,智慧不凡,确实令人佩服。然而,与人攀比财力,而且花了整整三担被民众哄抢的真银,这毕竟也是不可提倡之事。
历史的烟云早飘散了昔日这件比财之事。现在,不但是外村外姓人,就连刘源年长的村民,也极少知道刘源为何又叫“刘银哩”的原因。
如今,农民公园亭美竹翠、典雅廊桥横卧如虹、悠悠水车旋转岁月、玲珑小桥碧栏铺石、雅致路灯点缀河路、古朴戏台静待演出、旅游中心临水而起、白鹭成群翩翩起舞……众多新添景点,使原本美丽的刘源更加靓丽,吸引了远近游客的欣欣到来!“刘银哩”,以比原来的柳源秀美数倍的景色,敞开怀抱,欢迎您的涉足!
尊敬的读者,刘源别名“刘银哩”的有趣来由,您,记住了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