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1:54
河埠头
河埠头是住在老街附近居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场所,用来洗菜、洗衣服、乘船等,河埠头分公共的和私家两种。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2.jpg
西小河河沿。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jpg
偏门外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3.jpg
八字桥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2:24
石头堆砌的古城
石桥
绍兴古城内的古石桥太多以至于讲不清楚。按照它们的外形我可以简单地分为平板桥、拱形桥和方形三类:
平板桥有景霞桥、安庆桥、东湖霞川桥等;拱形有东双桥、广宁桥、光相桥,谢公桥等;方形的有八字桥。尤其以东双桥、八字桥、广宁桥三桥气势最大,不仅规模大,并且三桥分布在一条河上,遥相呼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有一段就是在八字桥下拍的。以东湖的桥最巧。
桥不但有通行的功能还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晾晒场地,春天的笋煮毛豆、被褥的晾晒等都在桥上完成。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58.jpg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59.jpg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62.jpg
迎恩门外的迎恩桥。看到这个桥就让我想到北京的卢沟桥,桥上也同样有狮子,但这里的桥记录的是悠闲和自然。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45.jpg
绍兴东湖的“霞川桥”。东湖的石桥用一个字形容“巧”。简练,用整块石堆砌;位置巧妙,连路、分水;如书法的笔画,架构安排巧妙。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2:46
石块堆砌的河岸
绍兴河岸的石块堆砌在有些河段完全是古时候的自然堆砌,没有用水泥,给人视觉景观的享受。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98.jpg
拍摄于塔山舍子桥旁。关于舍子桥在绍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听后让人感慨。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36.jpg
绍兴东湖景区。看过东湖的水,恋之、惜之、取之的心境自然而生。如高原的雪峰一样纯洁,总想在她身边多停留;水如镜,不忍心看船将它撕破;如甘泉,凉凉的真想饮上一口。难怪东湖“霞川桥”写有“剪取鉴湖一曲水”。石砌驳岸、镜水、倒影,颇如书法有神来之韵味。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3:12
墙
绍兴的老房子的墙离不开青砖和石头,以工字形堆砌,并由石灰砌成,外用白石灰粉刷,下方一般是堆砌的石基和整块的石墙。当然还有一些土砖墙。
墙和绍兴人的生活是分不开的,无论贫与富,伟大与平凡,注定要和墙有一段情缘。用墙围不但形成了庭院,更围起了生活和儿时的快乐。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18.jpg
门鉴湖前街。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212.jpg
沈园东的孟家桥河沿。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4:46
石板路
绍兴的老街大多用石板铺成,就连沿河的店里都是青石板,虽然多少有些七高八低,但走在上面确有另外一番的节奏,石板会是而因人的重量而翘动,并发出咯噔的声响,似乎唯有石板路方可连接现代和古典。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69.jpg
西小河河沿。石板路随意铺设着,所谓自然岸边闲暇路。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39.jpg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5:57
东湖景区:
东湖的石板路有个特点,用大块的石头砌成,平整,和山壁的风格很配,显出硬朗和工整。
虽为人凿,宛如天开之东湖
东湖是古代开采石头遗留,旁山依水而成。在构图上简单,用三带形容,一带石板路、一带水、一带山;但它又不普通,山可用“奇”字形容,水用“镜”字形容,乌篷船用“鱼”字形容,石桥用“巧”字形容。去之前就听说东湖是大的水石盆景,坐上乌篷船游历在石桥、石洞、镜水之上,乌篷船犹如剪刀一般将平静的水布撕裁开来,汩汩的水声和船老大有节奏的划桨声,如入仙境。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40.jpg
东湖“霞川桥“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41.jpg
东湖箬篑山。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43.jpg
东湖仙桃洞,石壁上写有“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虽然仙桃洞没有桃树,但让人相信仙桃的降临,就像我们明明知道月亮里没有嫦娥,确要相信月亮婆婆的“存在”。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P1060851.jpg
最神奇的要数陶公洞,石壁曲折,犹如巨大的屏风,垂直入水。岩壁虽为人凿,但犹如机器割过一般平整,恍惚犹如神斧自上而下劈过一般。莫怪郭沫若先生会留下“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的感叹。船必须从一个狭小的水道缓缓进入,回音四起,更象回音洞。洞内可观天空,船老大说,这里冬暖夏凉,果然一身热汗顷刻收回,如灌入清泉一般。
乌篷船船身狭长,穿桥入洞如鱼儿一般,坐东湖的乌篷船感觉是平静地在水面上移动。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p1060212.jpg
“水中倒影”,东湖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6:22
石墩子
游走在绍兴的每个角落,你都可以随处可以见到古建筑用的石头柱脚和旗杆石,或用来做凳、用来养花或堆放杂物。按照绍兴人的传说,古建筑房柱下的石墩子是鲁班的老婆发明的。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71.jpg
鲁迅路的沈园景区,成排的石墩子用来做看演出的凳子。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72.jpg
观音弄的尽头,弄堂口,几个老年人正在打麻将,边上就有一对石头旗杆座基。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70.jpg
西小河沿的台门内,圆形石墩用来用作简易的花架。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6:46
石塔、石亭、石牌坊、石窗
绍兴古城内有三座塔,靠近鲁迅故里街区的应天塔,仓桥直街北端的大善塔以及题扇桥附近的王家塔。绍兴人讲三塔如撑杆一样将绍兴这艘船定主了,所以风调雨顺。
大善塔很特别,根据名称,原先这里应该有个寺庙,现独矗石塔一座,看上去塔的构建采用了传统的斗拱结构,但塔身全部是用石头,传说大善塔上有定风珠。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94.jpg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95.jpg
石塔,城市广场大善塔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P1060736.jpg
石亭,拍摄于大禹陵。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P1060690.jpg
石牌坊,拍摄于大禹陵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245.jpg
石窗,拍摄于偏门外的鉴湖前街。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7:22
石头门框
绍兴的老台门在建筑时大多用了石头,用来做门框或台阶,大户家族一般住在台门里,石头门框上雕刻有龙纹和云纹。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77.jpg
拍摄于东双桥河沿。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81.jpg
拍摄于东街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9-7-7 02:07:45
台门
门小天地大
绍兴的老台门众多,在老街上走个三五步就有一个台门。台门在绍兴就如北京的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大多将房子回成一个圈,大的也分全后院,但都离不开“四合”这个建筑概念。绍兴的台门给我的印象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进”,一个是“天井”,它用“进”来区分功能区,中间用“天井”贯联。大凡走入台门,都有一个过渡空间,用来放些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或古代的轿子,这个和北京四合院的照壁或现在家装的玄关类似。绍兴古城目前规模最大的台门应当是鲁迅故里的周家台门群。其他一部分台门或住居民,或都开了旅馆、饭馆、酒馆、茶楼、面馆。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211.jpg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213.jpg
“台门”,沈园东面的孟家桥河沿。
http://www.shaoxingtour.cn/2009cj/image/gonglv/gljzhbt129.jpg
“天井“,鲁迅祖居内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