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总类》,二十卷(现存卷十三至卷二十)。宋沈枢辑,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吴郡庠刻本。半页11行,行23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心上部刊字数并“通鉴总类”书名及卷次,下部镌刻工姓氏,计有:夫、祥、东、景仁、海、王、赵、元、付、吉、圭、原、可、户昱、肖、芦、藩、好古、遂良、朱等。版框25.1cm×17.9cm。存16册。 沈枢的《通鉴总类》首刻于宋嘉定元年(1208年),元至正时,浙江行省命郡庠重刻之,即故宫所藏。《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是书乃其(沈枢)至支仕时所编,取材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事迹,仿《册府元龟》之例,内容分为二百七十一门,每门各以事迹标题,略依时代先后为次序,亦间采光(司马光)议论附之……”。元人周伯琦原序(故宫藏本佚之)称:“……今江浙行中书省左丞海陵蒋公德明分省于吴,偶购得之,遍阅深玩,嘉其编次有益于治,……遂命郡庠重刻之,以行于世。……至正廿三年岁在癸卯秋七月即望前太史知制诰鄱阳周伯琦序。” 《通鉴总类》的南宋刻本今已不传。至正二十三年杭州郡庠刻本存世极稀。本书卷首扉页钤“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 、“天禄琳琅”及“天禄继鉴”诸鉴藏印。此书原为清康熙朝大臣揆叙家藏,首册正文钤“谦牧堂藏书记”及“谦牧堂书画记”两印即是明证。揆叙将此书进献宫中,选入《天禄琳琅》,储之大内昭仁殿,是宫廷内流传有序的罕见善本。
明代尚有嘉靖年孙荣刻本及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翻刻本。至正本著录于《天禄琳琅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历代道学统宗渊源对问》,十二卷。明黎温编,明成化四年(1468年)刘氏日新堂刻本。半页13行,行24字,细黑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版框18.7cm×12.2cm。16册2函。 此书内容是儒家学者对先贤圣哲的思想及学说进行的整理性的叙录,属一家之说,其时间上起轩辕,下至明成化四年。卷首冠黎温“至治纪元有四戊子年序文”,为伪托序,元代至治年仅有辛酉、壬戍、癸亥三年而无戊子年。。全书依次为:卷一三皇五帝三王,卷二先圣,卷三宋儒,卷四张子、邵子、温公,卷五杨子、罗子、李氏、朱子,卷六元儒,卷七附集、小学总论订疑,卷八大学总论订疑,卷九论语总论订疑,卷十孟子总论订疑,卷十一中庸总论订疑,卷十二读小学四书六经法。 此书流传稀罕,历代公私目录不载。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此一部。
《十七史详节》,二百七十四卷。宋吕祖谦辑,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宏毅慎独斋刻本。半页13行,行36字,细行密字,秀雅精整,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18.5cm×11.7cm。180册18函。 此书是宋代吕祖谦读史书时删节备检之本,计为:史记二十卷,西汉书三十卷,东汉书三十卷,三国志二十卷,晋书三十卷,南史二十五卷,北史二十八卷,隋书二十卷,唐书六十卷,五代史十卷,目录一卷。卷首冠以疆域世系纪年图。 祖谦淹博典籍,从事讲学课徒,声誉极隆,故朱熹称其“史学分外仔细,附存其目,俾儒者知前人读书必贯彻首尾,即所删节之本而用功之深可以概见。虽不能尽诸史之全,而足以宋儒不废史学之明证”。 此书多有流传,《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皇明文衡》,一百卷。明程敏政编,明嘉靖八年(1529年)郑氏宗文堂刻本。半页12行,行23字,白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18.3cm×13.2cm。18册2函。 首冠程敏政序文,程序后有长方形书牌,刊有“嘉靖戊子岁宗文堂新刊”字样(嘉靖戊子为嘉靖七年,1528年),目录后刊有宗文堂“告白”一则,曰:“《皇明文衡》一书,原版出在金陵,乃我朝名贤之所著,纂集百余卷,其中载有圣道、法制、诏诰、表彰、诗书、礼乐、词赋、碑铭、序文、形物、议论诸事,类正后跋俱全也。今书坊宗文堂购得是本,命工刊行,以广流传,四方君子幸为鉴焉。时嘉靖八年孟春月谷旦本堂告白。”这段类似说明文字的“告白”颇有价值,它告诉人们,宗文堂刊本是在嘉靖八年购买原版片后的修订本,记叙了版本来源,而绝非改头换面的“掠版”行为,反映出宗文堂刻书的严谨作风,这在书坊中是难能可贵的。 《皇明文衡》编次依《玉台新咏》体例,分为三十八体,包括代言、赋、骚、乐府、琴操、表笺、奏议、论说、解、辩、原、箴、铭、颂、赞、策问、问对、书、记、序、题跋、杂著、行状、神道碑、墓志、墓表、祭文、字说等。内容比较芜杂,并多台阁体风韵,颇能反映明初文风。 王重民先生指出:“《皇明文衡》一百卷,明嘉靖间重刻本。按书仅九十八卷,其卷九十九及一百为补缺,盖校刻时以补原编有目无文者《四部丛刊》即据此刻本影印。”宗文堂重刻本《皇明文衡》是足本,补齐了原缺的卷九十九、一百两卷,比正德五年(1510年)张鹏校刊的原刻本更为佳善。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
《劝戒图说》,四卷。明邹迪光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书林安正堂刻本。半页13行,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左文右图,有版画200幅。版框20.5cm×13.5cm。4册1函。 首冠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年)邹迪光自序。从自序中可知,此书是作者为官期间编撰的,选用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图绘,配以文字,编辑刊印。该书有版画200幅,图文并茂,是面向广大百姓的普及性读物。主要故事情节均为主人公行善而得到好报。成书的目的在于评断民间讼事并劝戒百姓要以善心对待人与事,在封建社会制度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卷四末有书牌,上刊“万历岁次甲午孟冬月书林安正堂刘双松梓”。 此书最早的刻本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邹迪光的自刻本。此本为翻刻本,古代公私目录均不见著录。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此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