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2-3-3 08: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平仄归类标准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 
  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参见《平水韵部》。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普通话平仄归类,简言之,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二)平仄相谐规则——马蹄韵 
    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  
 
    以上联为例,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 
    第一种: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此规则: 
    句脚平仄:不管多少句的联语,每一分句的句脚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句中平仄:不管多少字的联句,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 
  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 
 
    1、句脚平仄正格举例 
     二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平仄)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仄平) 
      爆竹知人意,声声悦耳;(仄仄) 
      梅花晓天时,朵朵欢心。(平平) 
      三句联: 
      申奥功成,入世关通,一年好景蛇辞岁(平平仄) 
      兴邦业举,富民旗展,万里雄图马跃春(仄仄平) 
      勤廉并行,作风转变,民安国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齐治,正气弘扬,地久天长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联: 
      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仄平平仄)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平仄仄平) 
      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平平仄仄)  
      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仄仄平平) 
     五句联以上以此类推,不再举例。 
 
  2、句脚平仄变格举例 
    民意顺,国运兴,四海讴歌称盛世(仄平仄) 
    春风和,日色丽,九州景物换新颜(平仄平) 
  此例句脚平仄没有遵循“两两交替”规则(没有从“平仄杆”的最后依次向前截取),故为变格。 
  四句、五句及以上的长联,有时为了联意需要或者运用特殊联格的缘故打破“两两交替”规则,即为变格。例: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识、值、夕,古韵仄声)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句脚押韵)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拆词分总)       
    循规曰圆,循矩曰方。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或舍圆求方,或舍方求圆,圆方岂可随心变。 
    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有以觉求悟,有以悟求觉,觉悟缘由阅世来。(觉,古韵仄声。普通话jue2平声) 
      (句脚越递) 
 
    3、句中平仄正格举例 
      一言句: 
      旧(仄) 
      新(平) 
 
      二言句: 
      诗癖(平仄) 
      画痴(仄平) 
 
      看水(仄仄) 
      听泉(平平) 
 
      三言句: 
      独生子(平平仄) 
      特种兵(仄仄平) 
 
      龙胆草(平仄仄) 
      马兰花(仄平平) 
 
      四言句: 
      四方来宝(仄平平仄)  
      八路进财(平仄仄平) 
 
      恩来立志(平平仄仄) 
      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句: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无钱请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一 
    百花开盛世(仄平平仄仄) 
    双燕入农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八方盈正气(平平平仄仄) 
    四化涌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诗格之二 
 
    六言句: 
    梅报九州春讯(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处处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语欢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莺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跃龙腾向未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一 
    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变格。 
    碧海红霞辉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东风旭日荡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诗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为拆分句,拆分后按每个分句的字数套用上述规则即可。不再举例。 
 
  4、关于句中平仄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 
  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  
  具体说(上联):三言句“一不论”(□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论”(□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举例: 
    柳三变(□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仄) 
    张九成(□仄平。正格应为:仄仄平,此例变格:平仄平) 
    风清云静(□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平平平仄) 
    九州溢彩(□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平仄仄) 
 
  四言句特例: 
    百花齐放(□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此例实为:仄平平仄,符合第一平仄杆,反而为正格) 
    明月几时有(□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平仄仄平仄) 
    我欲乘风归去(□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平平平仄) 
    电信九州枢纽(□仄□平□仄。正格应为:仄仄平平仄仄,此例变格:仄仄仄平平仄) 
    草亭闲坐看花笑(□平□仄□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三五不论”变格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导致联句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一般应在五言、六言、七言联句中避免此问题。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记住一句话:不能只对第三字作变格。以上联为例: 
  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六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三字变格: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犯孤平,下联孤仄) 
  七言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变格: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犯孤仄,下联孤平) 
 
  此外,五言正格“仄仄平平仄”也不能只对第一字作变格:平仄平平仄。如此上联犯孤仄,下联犯孤平。 
    (注意:五言、七言句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最后一字。) 
  纠正孤平/孤仄的办法:将其他单数位置的字也酌情作变格处理(其依据正是“一三五不论”规则)。例: 
    明月几时有(平仄仄平仄) 
    重见六朝名胜(平仄仄平平仄) 
    前途无限未来日(平平平仄仄平仄)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样是“平仄交替太少,读起来缺乏音调变化”。 
  切记: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种律诗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变格处理。否则就会在上联出现“三仄尾”,下联出现“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下联: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联: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此,根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字作变格,七言第二种律诗格只能对第一、三字作变格。  
  句中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 
  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也是很典型的变格。在这些变格联句中,平仄安排几乎没有了任何规律。 
  举例: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复字格,上联全仄)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 家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复字格)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谐趣、数字格。联脚上平下仄,极为特殊)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  
      (此联联脚上平下仄,实因联意需要) 
    逝水载往事此去不返  
    新人说真情常来重游 
      (全平对全仄,古来有之)  
    羊年阳春扬州杨柳飏絮洋洋洒洒 
    燕乐艳日雁塔彦英宴宾嬿嬿姝姝 
  (同音异字格。2003中华世纪坛征联一等奖。本来是变格出句,但是对句做到与出句平仄字字相反,整体对仗十分工整,给人一种物极而反的完美感) 
  另有一些规则此处略去。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