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91
注册时间2005-2-13
最后登录2021-9-24
威望5 点
好评度29 点
金钱354182 金币
少校
|
楼主 |
发表于 2012-4-15 1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再看:广东省内与建州、汀州相类似的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市(县级)
——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省直管县,废府治存雷州首县海康,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海康县”升格为“雷州市”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北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度。
雷州市东濒雷州湾、南隔琼州海峡与国际旅游岛海南相望、西濒北部湾、北接湛江。又是中国大陆通向祖国宝岛海南的必经之路。雷州市境内交通发达方便,有粤海铁路、国道207、湛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全市总人口170万(2010年),全市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辖街道办有(雷城、西湖、新城)等,18个乡镇,镜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雷州城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区面积8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2万(2010年)。全市耕地面积16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名列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2000多年里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 天南重地”。
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辖境相当今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全境等地区。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改雷州为雷州军(军,古时行政区划)。 元十七年(1280年)为雷州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雷州府治。清承袭明代的体制,仍为雷州府。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省直管县,废府治存雷州首县海康,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海康县”升格为“雷州市”。雷州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
在雷州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人文荟萃,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经雷州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60多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朱氏古墓群等为地市级。
雷州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市丶区)级博物馆之首。该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改革开发以来雷州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十分重视文物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政府拨巨资,群众积极筹善款修葺、恢复文物面貌,抢救了大批文化瑰宝。以文物为依托,结合自然景观,在雷城重修了西湖公园、三元塔公园和雷祖祠旅游区,形成城内、城外和近郊三点一线的参观旅游网络。当游人漫步雷州,徜徉于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于名胜古迹之间,面对诗情画意,其乐融融。
关于雷州的概念有两个,一是民系上的雷州,二是现有行政区域的雷州,即雷州市。民系的雷州是指历史上的雷州府所属各县(徐闻、海康、遂溪);即现在大家所认同的“雷州民系”;雷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厚重,是广东六大、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作为独特的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2000多年里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道、军、路、府治之所在地,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根据考古材料证实,雷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清末民初,“雷州概念”已基本定型,这时雷州辖县共3个:即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及遂溪县辖地-广州湾租借界(今为湛江市区),雷州府城治所设在海康县域内。
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两个“雷州”概念。
广义“雷州”即历史上所说的雷州,包括现在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及湛江市区的(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开发区、 东海岛)等。
狭义“雷州”即目前的雷州(县级)市,现管辖过去的“雷州城”及“海康县”。雷州城也就是通常民间称呼的“府城”。
“雷州”一词此定义已有上千年历史,已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独特人文地理范围(即今雷州半岛),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雷州文化的称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