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草根志愿者

[纪实] 先有广福院,后有汀州府

[复制链接]

1234

主题

5万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论坛鼓励勋章忠实会员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职业沙发手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将军灌水元帅实名认证灌水皇帝江湖令牌持有者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6: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泉州来自: 福建泉州
[paragraph]
广福院荷塘运木的传说

《长汀县志》记载“先有广福院,后有汀州府。”离长汀县城东部三十四公里的童坊镇刘陈村与彭坊、葛坪村交界处有一个风光绮丽的景区叫“龙床(藏)寨”。那里树木葱郁,丹霞地貌奇特,肖形山石“饭甑石”、“八仙岩”、“将军岩”、“霸王别姬岩”、“一帆风顺岩”、“龙床石(飞来木鱼石)”、“卧虎岩”、“一线天”、“藏龙洞”、“石燕湖”、 “仙人洞”、“和尚岩”等惟妙惟肖,让人们叹为观止。其中和尚岩、广福院、八仙岩等地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惠宽大师在汀州制服了许多猛虎,最后老虎听到他的声音也闻风而逃。从此汀州境内的虎患消除,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惠宽大师为民除害的事迹在汀州八县广为流传,前来和尚岩烧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但去和尚岩的山路崎岖难行,小坑到和尚岩又是山高林密,从外县来的人很容易迷路。为此,当地百姓请求惠宽法师从和尚岩搬到山下,在平原山“黎将军墓地”前建一座寺庙,以方便周围百姓朝神拜佛法师本不想下山打搅百姓,但盛情难却,觉得大家的请求有道理。于是大师决定满足百姓的要求,搬离生活多年的天然水帘洞——和尚岩,到平原山建一座寺庙。
广福院始建于南北朝(陈 557-589年间)。一千多年来,古寺延续下了鼎盛的香火,延续下了每年农历九月十三的广福院庙会,延续下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题咏。可惜文革十年动乱,把广福院的珍贵文物破坏殆尽,只留下镶嵌在墙上的清朝重修古寺的碑刻。近年不法分子把广福院内仅存的几幅古代木刻对联也盗走了,广福院的香火也逐渐冷淡下来。但不法分子盗不走广福院留下的许多美丽的传说。
    首先是给寺庙取名,当地老者觉得惠宽法师为汀州八县的广大百姓消除虎患,带来福音,决定给寺庙取名“广福院”。天下所有寺庙都用“寺”或“庙”取名,唯独于“广福院”不用“寺”或“庙”,而用“院”字呢?原来僧人所居称寺(寺 :《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道士所居称观(观: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尼姑所居称庵(庵: 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奉祀祖宗、神佛、前代贤哲的地方称庙(庙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帝庙)。院和它们无关,指的是家里的小院,面积比较小。院子或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如国务院、电影院)。因为广福院是汀州八县百姓以惠宽法师为住持的公共活动场所,所以用“院”字取名。周边百姓纷纷加入建筑的行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一技之长会烧砖瓦的,做木匠工的,砌墙做泥水工的自报自己的特长。没有一技之长的普通百姓,有的帮助挖土做砖瓦,有的上山砍柴烧砖瓦,有的帮助挖地基,有的抬石头,有的到周围山上砍一人合抱大的杉树,以备做寺庙的梁柱之用。

广福院及后殿依山而建。寺庙门前大坪的前端有一口荷塘,深六尺余,乃山溪穿过田地而成。当地人雷氏村民告诉草根志愿者,这口荷塘,就是传说中当年惠宽法师运送木头的神塘。当年建广福院时,惠宽法师看到百姓和弟子们从周边山上抬那一根根一人抱不过来的粗大杉木,山路崎岖难行,旁边树木又会阻碍人们抬着粗且长的木头前行。惠宽法师于是站在荷花池塘边,手持佛珠,口念法号,建寺梁柱用的木头源源不断从荷塘中浮出。寺院封顶前就要上最后一根房梁时,法师问了一句“梁木够了吗?”其时,建房匠人骑坐在山墙之上,扫了下四周,发现各梁已架上,随口答了一句“够了”,却忘了跨下尚缺一梁未上,而塘中冒出的一根最粗的木梁在升到荷塘水面和荷塘口的中间立马停住了,又迅速地沉回了塘底。所以大殿一度曾是无主梁之殿。 葛坪平原山当地百姓说,有缘之人探视荷塘时,现在还可以看见隐藏在荷花丛中半截露出水面的木梁。
据老人们说,农历九月十三是惠宽法师(伏虎祖师)诞生之日。广福院落成后,寺中众僧为求寺庙法轮常转,香火鼎盛,就选择了惠宽法师九月十三诞辰日为广福院落成开光典礼日。传说1000多年来,每逢这天都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这是托伏虎祖师菩萨的保佑。后来,每年农历九月十三这天为广福院庙会,已成习俗流传千余年。惠宽法师在此圆寂后,人们为纪念他为民除害的功绩,在汀州所辖长汀县童坊葛坪平原山广福院雕塑了“伏虎”神像,尊称他为“伏虎祖师”,历代朝廷也都有敕封。伏虎祖师也已成了当地(旧时汀州府所辖八县纯客家)人们心中的佛。他是一位真正“客家人”出身的菩萨!每年正月,刘陈(初十)、双桥(十一)、大埔(十六及二月初二)、彭坊(十三到十五)、红明(二十九)、龙坊(二月十二——十六)、南材、珊坑(二月初六)等村庄轮流做敬奉伏虎祖师的迎神打醮活动并形成风俗。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