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加分或降分投档处理得不规范之技巧
考生遇到上述所列举的情况和问题,应该怎样对待和处理呢?又有哪些技巧呢?我们将对加分或降分投档考生的处理分为两个层次来分析。四、对加分或降分投档处理得规范之技巧。
<P><TIXA> 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处理表述得规范的分为以下2种:1、基本符合规定,就是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处理”表述了正确的意见,但有欠全面。如巢湖学院在<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招生\',\'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招生</FONT></NOBR>章程中有如下规定:“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档,但录取进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TIXA></P><P> 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之所以认为其有欠全面,就在于只规定了,“可按省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档”,而未规定降分投档,这是有失偏颇的,该校不规定降分投档,也必须执行降分投档。但在录取进专业时,该校只规定了,高考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而末规定优先录取降分投档的考生,这无可厚非,由于是该校行使“处理”的招生自主权。当然,能够一并加以规定哪就更好了。</P>
<P> 2、完全符合规定,就是对加分或降分投档的处理表述了正确的全面的意见。如湖南师</P>
<P> 范大学在招生章程中有如下规定:“对于享受增加分数投档优惠政策的考生(教育部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文件所规定的),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享受各种在学校调档<SPAN class=yqlink><FONT color=black>分数线</FONT></SPAN>下适当降低分数投档照顾政策的考生(教育部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文件所规定的),在高考文化成绩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完全符合规定的加分为以下5种:(1)、优先优惠。优先优惠又可分为全部优先优惠和部分优先优惠。①、全部优先优惠,就是凡是具有加分或降分投档资格的考生都可获此优先优惠。……②、部分优先优惠,就是部分具有加分或降分投档资格的考生可获此优先优惠。……</P>
<P> (2)加分优惠加同等优先,就是在进档后,可将加分计入总成绩的前提下确定专业时,</P>
<P> 如遇到了同等条件的即未有加分的还可优先。……(3)加分优惠就是在进档后,可将照顾</P>
<P> 分计入总成绩(高考分加照顾分)来确定专业。(4)、同等优惠就是在进档后,不将加分照</P>
<P> 顾分计入总成绩确定专业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同等优惠又可分为应届生同等优惠</P>
<P> 和所有生同等优惠。①、应届生同等优惠。……②、所有生同等优惠,就是不分应届高中毕</P>
<P> 业生和往届生,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P>
<P> (5)、没有优惠就是在进档后,连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也没有。如北京语言大学</P>
<P> 在招生章程中有如下规定:“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档。高考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又如合肥学院在招生章程中有如下规定:“对于各省制定的加分或降分政策一概认可,符合政策的考生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P>
<P> 政策规定分析透了,办法技巧也就有了。…… </P>
五、加分或降分投档之独特的优惠政策
1、加分或降分投档之地区性的优惠政策<P> 以上介绍的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优惠政策,而某些地区也有其独特的优惠政策。如</P>
<P> 上海市的一些高校都有其独特的优惠政策。 </P>
<P> 如复旦大学在招生章程中规定的优惠加分及录取</P>
<P> 政策:</P>
<P> “1、我校原则上认可各省级教委或高招办有关加分和优先录取的政策与做法,但对于具备体育或文艺特长的考生,其享受的录取政策优惠或加分优惠须经我校审核认可。</P>
<P> 2、推荐生优惠加分政策:</P>
<P> a.经我校审核确定为“重点推荐生”的考生,在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成绩达到我校在当地120%调档线,加20分参与专业录取。</P>
<P> b.经我校审核确定为“优秀推荐生”的考生,在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当地120%调档线,加10分参与专业录取。</P>
<P> c.经我校审核确定为“推荐生”的考生,在其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当地120%调档线,加5分参与专业录取。</P>
<P> 同一考生如享受我校多项优惠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凡各省(市)、自治区招</P>
<P> 生规定的优先录取对象的加分与我校优惠加分可以叠加。”</P>
<P> 又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在招生章程中规定的优惠加分及录取政策:</P>
<P> “对进入投档<SPAN class=yqlink><FONT color=black>分数线</FONT></SPAN>内的考生,兑现我校优惠加分政策(含各省、直辖市的优惠加分政</P>
<P> 策)。</P>
<P> 九、优惠加分政策(限上海地区) 9.1 在高中阶段,获市(省)级或市(省)级以上三</P>
<P><TIXA> 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并获2005年上海市优秀应届高中毕业推荐生者,按市招毕委公布的规定加分。达到上海市划定的本科录取资格线,第一批、第二批第一志愿均填报我校,且愿调剂专业者,在第一、二批录取时,达到市录取资格线,原则上予以录取(<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外语\',\'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外语</FONT></NOBR>或数学高考单科成绩不及格者除外)。 9.2 在高中阶段,获区县(地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称号,并获2005年上海市优秀应届高中毕业推荐生者,按市招毕委公布的规定加分。第一志愿填报我校,达到我校投档线,且愿调剂专业者,原则上予以录取。 9.3 在高中阶段,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称号者,第一志愿填报我校,达到我校投档线,且愿调剂专业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9.4应届高中毕业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平时学习成绩优良,经所在中学推荐或学生本人自荐,并经我校考核、确认的我校优秀推荐生,达到我校投档线,投档后,加5分。 9.5 高考英语成绩在125分以上,且英语口试成绩在B级以上者(含B级),达到我校投档线,投档后,加5分。 9.6 第一批、第二批的第一志愿均填报我校,第二批达到我校投档线,投档后,加7分。以上情况考生,如同时又是我校推荐生,第二批达到我校投档线,且愿调剂志愿者,原则上予以录取。 9.7 第一批第二志愿和第二批第一志愿均填报我校者,达到本市第一批录取资格线,在第二批录取时,达到我校投挡线,投档后,加5分。 9.8 第二批第一志愿填报我校,达到本市第一批录取资格线,且达到我校投档线,投档后,加3分。 9.9 有文体、技能特长的考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9.10我校优惠录取加分,除6、7、8项之间不可累计之外,其他各项可累计加分,但最多不超过12分。”</TIXA></P>
<P> 2、无可奈何的降分投档政策</P>
<P><TIXA> 最后介绍无可奈何的降分投档政策,这就是农业、林业、水利、地质、<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矿业\',\'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矿业</FONT></NOBR>、石油等</TIXA></P>
<P><TIXA> 高校在<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学校\',\'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学校</FONT></NOBR>调档线上志愿不足,为了完成招生计划,经省招生委员会同意,可在学校调档线下20分内招收考生。如出现在录取控制线上还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允许适当降分投档录取有志愿考生,如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在招生章程中规定:“对加分考生档案的处理:根据所在省(区、市)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认同政策性加分考生的录取资格。在操作中,按实际成绩安排录取顺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有加分的考生对降分考生档案的处理:根据所在省(区、市)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如报农林院校或农林类专业第一志愿的考生可降分录取),认同政策性降分考生的录取资格。如出现在录取控制线上还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允许适当降分投档录取有志愿考生,但在优先对报第一志愿的考生降分投档后,对第二、三等志愿的考生可实行平行投档,直至完成招生计划。”一般来说,这类执行无可奈何的降分投档政策的院校,仅仅只针对该类院校与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等相关的专业在完不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可适当降分投档录取有志愿考生;对该类院校的其它专业,一般是不会降分投档的。因此,笔者提醒有些考生,欲享受此降分投档“大餐”,一定要将招生章程、招生专业目录等招生信息资料看清楚、弄明白再填报志愿,不要凭想当然就随意填报。 </TIXA></P>
六、真加分的高校知多少
<P> 2006年,在950余万考生仅过几天之后就将进入考场之时,却出现了一个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的高考新名词—裸考。何谓“裸考”,“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的人。 </P><P> ”更简之为“没加分的高考生”。(引文源自《中国青年报》等媒体)</P>
<P> 严格地说,“裸考”这个新名词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准确的。我国高考享受优惠政策的大多是若干类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投档(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等除外)。也就是说,加分和加分投档是有区别的,加分投档和降分投档也是有区别的,是不能随意混淆的。对此加以修正即为:“裸考”,就是什么加分或降分投档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的高考生。很显然,与“裸考”相对应的“非裸考”,就是既凭考试成绩又有加分或降分投档的高考生。</P>
<P><TIXA> 当然,严格归严格,在现实中,有一些专家、学者以及专业人士都将加分投档简化成加分,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理由及依据吗?客观地说,依据还是有一点的。据作者对招生章程的研究,全国有190余所本科高校(含部分独立<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学院\',\'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学院</FONT></NOBR>),是可以将加分投档中的投档二字去掉简化成加分的。到这里,可能有些考生及家长就会不明白了,前面您说将加分投档简化成加分是不对的,现在又说可以,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这一点也不矛盾,让笔者详细介绍后,你们很快就清楚了。</TIXA></P>
<P> 各地(省、直辖市、自治区)按照教育部的上述规定,将符合上述条件考生的高考成绩加上相应的政策性照顾分值,一并投档。对此,有的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将之称为高考成绩和加分,有的称为实考分和加分,还有的称为高考总分和附加分,等等。这里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在于既不简炼也不准确,而湖北省将其统一定义为特征成绩。即特征成绩是指考生的高考总分和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这样一来既简炼也准确了,但笔者认为又产生一个问题,不贴切。由于这个招生新名词产生于投档,并首先使用于投档,因此笔者认为将其统一定义为“招投总分”比较好。“招投总分”是指考生的高考总分(或实考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举例来说,某一考生的高考总分为600分,其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可政策性照顾加20分投档,其招投总分为620分;某一考生的高考总分为600分,没有政策性照顾加分投档,其招投总分仍为600分。</P>
<P> 所以,笔者在此再一次郑重告之,凡符合教育部加分或降分投档规定的考生,不论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提不提及或者怎样提及,加分或降分投档各高校是必须执行的,尽管大胆在填报中考虑这一有利因素。至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关于加分或降分投档的规定如与教育部一致,无须多说;如稍有不同,也可大胆在填报中考虑这一有利因素(因为教育部已有授权)。以上为加分投档的第一个层次。</P>
<P> 第二个层次是考生已经过加分投档后如何处理(降分投档暂不涉及),即如果进档后,也就是高校在调档或提档后,在什么前提条件下确定考生的专业,这就是教育部明文赋予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了。这也是区分真加分之高校与假加分之高校的分水岭、试金石。如何确定?有些高校采用招投总分(高考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即在认可政策性照顾分值的基础上确定考生的专业,也就是上例中按某一考生的620分来确定他的专业。简言之,各地在投档时按相关规定给符合条件的考生加分投档,而高校在录取时也完全认可政策性照顾分值,按“招投总分”来确定考生的专业。并在招生章程中对此有明确规定的高校称之为真加分的高校。请看山西师范大学在2006年招生章程中是如此规定的“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招办的规定,凡加分考生按加分后的总成绩排队录取。”反之,高校在录取时大体上不认可政策性照顾分值,而按高考总分(实考分)来确定考生的专业。并在招生章程中对此有明确规定的高校称之为假加分的高校。请看北京科技大学在2006年招生章程中是如此规定的“对享受加分、降分政策的考生,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规定加分、降分提档,录取专业时以实际考分为准。高考实际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首先优先录取有政策加分的考生,其次为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换言之,在各地投档时管用,在录取时也有大用的加分称之为真加分,这样的高校就是真加分的高校;报考这样真加分的高校,是不是可以将加分投档的“投档”二字去掉而变成加分呢!反之,在各地投档时有用,在录取时大体上没用的加分称之为假加分,这种的高校就是假加分的高校。报考这种假加分的高校,不仅不能将加分投档的投档二字去掉,反而可能会变成陷阱啊!</P>
<P> 到底有那些高校是真加分的高校呢,现在谜底揭开了,请看:</P>
<P> 真加分之高校名单</P>
<P> ……</P>
<P> 这里有几个特别的情况需要说明一下:</P>
<P> 1、校名后的括号里面带“部分”是怎么回事?从教育部关于加分投档的政策规定中可知,符合加分投档的有7大类考生,加上各地的政策规定就更多了。对此,(1)、绝大部份高校都是“照单全加”,即凡符合教育部和各地加分投档规定的考生,都可以在进档后确定专业时仍予加分;(2)、有的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只给符合教育部加分投档规定的7大类考生,在进档后确定专业时加分;(3)、还有的院校只给符合教育部加分投档规定的7大类考生中的一类或几类,在进档后确定专业时加分。于是,笔者在校名后的括号里面注上“部分”二字。如<SPAN class=yqlink><FONT color=black>吉林大学</FONT></SPAN><TIXA>在招生章程中对此的规定是这样的:“对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办法:(1)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均按投档分数录取。(2)对其他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在高考文化课成绩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符合教育部规定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也就是只给符合教育部加分投档规定的其中的一类考生,在进档后确定专业时加分。又如东北林业大学在招生章程中对此的规定是这样的:“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国家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档,由我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录取进专业时除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创新\',\'P\',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创新</FONT></NOBR>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按加分后的分数计分外,其余均以实际考分为准,高考成绩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 这就是只给符合教育部加分投档规定的其中的3类考生,在进档后确定专业时加分。</TIXA></P>
<P> 2、校名后的括号里面带“有条件”是怎么回事?先看东北大学在招生章程中对此的是怎样规定的:“对于省级优秀学生、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的考生,当高考文化课成绩高于我校在该省最低调档<SPAN class=yqlink><FONT color=black>分数线</FONT></SPAN><TIXA>时,<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学校\',\'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学校</FONT></NOBR>认可考生所在省的政策加分。其它政策加分按第十一条办理。”这里的条件就是“高考文化课成绩高于我校在该省最低调档分数线”,那么通过加分才得以投档或调档的不在此列。其它的“有条件”大体上如此。3、校名后的括号里面带其它内容的是怎么回事?(1)、括号里面带“农业”的。先看江西农业大学在招生章程中对此的是怎样规定的:“我校鼓励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执行各省(市、自治区)给予农业院校的第一志愿加(降)分投档政策。”这就是不在教育部加分或降分投档规定之列的各地根据实情制订的土政策,如湖北、浙江、新疆等地的农林、地矿油、航海、水利、勘探等本科艰苦专业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生源不足时,可降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投档;以及河南等地的对各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在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2)、括号里面带“农林降分”的。与上述大体相同。(3)、括号里面带“降分投档”的。先看华南师范大学在招生章程中对此的是怎样规定的:“普通本科专业(含外语、体育)的最低</TIXA><SPAN class=yqlink><FONT color=black>录取分数线</FONT></SPAN>是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划定的第一批重点本科专业分数线上。对按政策规定降分投档的考生,视为线上考生同等对待。这就是只针对“降分投档”而不针对“加分投档”的特例而已。 </P>
七、“假加分”的高校知多少
<P> 前面介绍过,在各地投档时管用,在录取时也有大用的加分称之为真加分,这样的高校就是真加分的高校;报考这种真加分的高校,可以将加分投档的“投档”二字去掉而变成加分!说得更通俗简洁一点为,从投档到录取都能加分的高校称之为真加分的高校。 </P><P> 现在读者知道了那些是真加分之高校,接下来想知道那些是假加分之高校。</P>
<P><TIXA> 什么是假加分之高校?在各地投档时有用,在录取时大体上没用的加分称之为假加分,这样的高校就是假加分的高校。报考这样假加分的高校,不仅不能将加分投档的投档二字去掉,反而可能会变成陷阱啊!现在要分析一下什么是大体上没用,很显然大体上没用与完全没用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大体上没用不等于完全没用,即还有一点作用,这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请看外交学院在2006年<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招生\',\'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招生</FONT></NOBR>章程中是如何规定的“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当地省、市招生的规定加分提档,进档后在录取和确定专业志愿时,只考虑考生的实际考分。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成绩总分(不含附加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哦!原来这一点作用就在于,高考成绩总分(不含附加分)相当(或相同或接近……)等几种情况下,可以优先录取。可别小看了这“同等优先”,一个地方,同一分数的少则10余名、几十名,多则几百人、上千人,还是很有可能碰在一起的,到时“争一张入场券”,其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用更通俗更简洁一点的语言归纳为:投档时能加分而录取时不能加分,仅能“同等优先”,这样的加分称之为假加分,有这样规定的高校称之为假加分的高校。</TIXA></P>
八、“模糊加分”的高校知多少
<P> 通过上面的介绍,读者知道了什么是真加分与假加分?真加分与假加分的高校之区别所在。那什么是“模糊”加分与“模糊”加分之高校呢?请看内蒙古※※大学在2006招生章程中是如何规定的“根据国家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精神,我校原则上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有关加分和优先录取的规定。 </P><P> ”可能有些到现在还未弄懂的考生及家长心里会想,这已经规定得很明确了,已经认可了,还要怎么着呢?不会说这也是模糊吧?作者恰恰将这种情况归入了模糊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前面讲过,确定真、假加分必须是投档时加分,录取时也加分或者是录取时不加分但“同等优先”。这里的第一个层次投档时加分,可以说与高校关系不大,不论你高校认不认可,同不同意,各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会按照已制订的招生政策(即教育部的统一规定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执行,即便是部、委、办直属的高校,可公开不执行当地的“土政策”,但教育部的统一规定是必须执行的。而第二个层次录取时也加分或者是录取时不加分但“同等优先”……,这就是教育部明文赋予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了。“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就是其具体体现,可是内蒙古※※大学的处理,不知是对投档时加分的认可(无须认可),还是对录取时加分的认可。故而归为模糊。有的考生及家长会想,认可就是都认可,就是投档时加分和录取时加分的都认可。那可不一定,请看湖南科技大学在2006年招生章程中是如何规定的“原则上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高招办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和做法。对于享受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种增加分数投档优惠政策的考生,在文化成绩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录取。”怎么样,这就是典型的投档时加分,录取时不加分但同等优先,即假加分的高校。再请看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在2006年招生章程中是如何规定的“根据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我校认可自治区招生办及有关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的加分和优惠政策,并按加分后成绩排序。”这就是典型的投档时加分,录取时也加分,即真加分的高校。</P>
<P> 以上所讲只是“模糊”的第1种:不清楚不明确的处理意见。“模糊”的第2种是:无处理意见,即在招生章程中没有任何关于“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之规定。高校一直在争取扩大招生自主权,可一旦给了自主权,却不予处理。真让人费解。“模糊”的第3种是:无任何优惠,即对已加分投档考生在录取时没有任何优先权。请看合肥学院在2006年招生章程中是如何规定的“对于各省制定的加分或降分政策一概认可,符合政策的考生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一个“与其他考生同等对待”或“一视同仁”,就关上了任何优惠的大门。严格来说,这不是“模糊”而是明确,之所以将其归入“模糊”,是数量很少,单独分一类似无必要,故“硬塞进”这“模糊”中了。</P> <P align=left><STRONG>第九章 识别真假志愿优先之技巧 </STRONG></P>
<P align=left>一、什么是“志愿优先”<BR>二、如何识别“真假志愿优先”<BR>三、真志愿分数级差的高校知多少<BR>四、假志愿分数级差的高校知多少<BR>五、真假志愿分数级差共有的高校知多少</P>
<P align=left>六、模糊志愿分数级差的高校知多少</P>
一、什么是“志愿优先”?
<P> 通过对“志愿优先”的解析,所应掌握的识别真假“志愿优先”的有哪些新技巧?填报第一志愿之所以至关重要,并须慎之又慎,皆源于“志愿优先”。 </P><P> 1、 从招生投档说起。由于招生高校众多,招生人数成千上万,有的省人数多达70</P>
<P> 万以上,这么大的数量,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既要保证有序的工作秩序,又要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录取工作中采用何种志愿投档方式就显得很重要,目前绝大部分省市都采用排序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什么是排序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呢?举个例子,甲考生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成绩为559分,本科一批的前三个志愿依次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级招办先把所有第一志愿填报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考生(成绩在本科一批控制线上)进行排序,再从高向低并按一定比例(通常为计划数的120%)投档。如果甲没有达到华中科技大学的调档线,则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否第一志愿满额,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志愿不满时(如计划招生500名,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为450人),甲才有被投档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机会;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志愿满额的话,甲第二志愿也就无法录取(当然须看是否符合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条件,本例不符合)。然后就接着看第三志愿所报学校情况。所以,排序志愿即是录取投档时,省级招办按考生所报志愿学校排队,有几所学校就排几条队。当考生成绩无法上第一志愿高校时,就看第二志愿高校的第一志愿报考情况,如果不足,再接收第二志愿,依次类推。排序志愿强调的是志愿优先的原则,有利于宏观掌握高校的上线生源情况。志愿优先,即为第一志愿优先,皆因第一志愿首先投档形成。</P>
<P><TIXA> 2、高校招录第一志愿现状。由于许多年来的<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招生\',\'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招生</FONT></NOBR>实践,加之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众多,有助于提高招生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及速度,许多省(市区)第一批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一般在70%左右,有的省市甚至达到了80%,许多重点高校及热门高校通常在第一志愿就解决“战斗”,以至于许许多多高校越来越重视第一志愿,其公开的理由是,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某校,表明他喜爱这所高校,也表明这所高校在他心目中的突出位置,因此他到这所高校去学习,就有动力,就肯下功夫,也就容易学好,有利于他们成才。高校非常愿意招第一志愿考生,这在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看得十分清楚,几乎没有高校规定不对第一志愿优先,反而看到的几乎全是第一志愿优先。那么广大考生及家长就必须以极大的认真极度的重视来填报第一志愿。这样一来就产生一个问题,每年都有许多超高分(超过第一批次几十分以上)的考生,仅仅因为志愿填报尤其是第一志愿填报的失误,不仅不能进所心仪的重点大学,就连第一批次的一般院校可能都进不了,这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会产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在2002年以前不仅在招生文件中强调招收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的问题,还在考核高校时设置了一个平均分指标,试图加以缓解;在2002年以后就在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中设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其目的无疑也是为了尽可能解决高分考生志愿填报的问题。 </TIXA></P>
二、如何识别“真假志愿优先”?
<P> 但由于招生高校众多,招生方式与方法就难免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关于第一志愿优先也是如此。第一志愿优先,就存在优先到什么程度,是“真优先”,还是“假优先”以及“模糊优先”的问题。 </P><P> 如何识别“真假”第一志愿优先呢?有直接识别法和间接识别法两种方法。</P>
<P> 1、直接识别法。就是通过招生章程中关于第一志愿的有关规定加以识别真假第一志愿优先。</P>
<P><TIXA> (1)、真优先。什么是“真优先”,即不仅进档时优先、录取专业时也优先。因为说到底<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高校\',\'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高校</FONT></NOBR>的录取与否取决于关于专业的确定,所以这才是来真格的,故称之为“真优先”。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招生章程中有如下规定:“该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人数未达到计划录取人数时,可按志愿顺序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对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重点线上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以不超过录取计划数的120%比例提档;第一志愿重点线上生源不足时,在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对重点线上第二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提档;依次类推,从第三志愿、第四志愿及调剂志愿的考生中提档。”从这条规定中哪里可以看出是第一志愿真优先,即不仅进档时优先、录取专业时也优先,就从这里:“第一志愿重点线上生源不足时,在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对重点线上第二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提档。”告诉得明白无误,在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再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TIXA></P>
<P><TIXA> (2)、模糊优先。什么是“模糊优先”?就是通过高校在<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招生\',\'H\',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招生</FONT></NOBR>章程中关于第一志愿的有关规定,由于其规定“模糊”,故而不清楚是进档时优先,还是录取专业时也优先。如※※师范大学在招生章程中有如下规定:“按志愿顺序录取,在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招收非一志愿考生。”按志愿顺序录取,无疑是第一志愿优先,在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当然必须招收非一志愿考生,不然就完不成招生计划。因此,从※※师范大学招生章程中的如此规定,是不知道第一志愿优先,优在何处,是进档时优先,录取专业时不优先;还是进档时优先,录取专业时也优先。</TIXA></P>
<P> ? 2、间接识别法。就是如果不能通过招生章程中关于第一志愿的有关规定,加以识别真假第一志愿优先,那么就通过招生章程中关于非第一志愿的有关规定加以识别之。</P>
<P> (1)、识别真优先。……</P>
<P> (2)、识别假优先。什么是假优先,就是仅进档优先,而确定专业时并不优先。由于高校的录取与否取决于关于专业的确定,所以这不是来真格的,故称之为假优先。……</P>
<P><TIXA> 除了<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识别\',\'O\',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识别</FONT></NOBR>真假第一志愿优先外,同时还要参考对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分数级差的规定,①、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比例是多少;②、志愿级差的差值多大;③、志愿级差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即第一志愿充足与否,也就是实质上有些院校在第一志愿充足的情况下,是不接收非第一志愿的。综上所述,其对策显然是,在同批次同档次院校中,首先考虑真优先,再考虑只接收第一志愿的,也就是第一志愿充足时不接收非第一志愿,或者是接收非第一志愿级差差值大的或比例小的。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第一志愿的有关规定,出现“模糊优先”的必须咨询清楚方可报考。 </TIXA></P>
三、真志愿分数级差的高校知多少
<P> 1、什么是志愿分数级差?志愿分数级差首次正式出自于,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关于招生章程主要内容的具体规定,其中有:“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 </P><P> 这个“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在实际招生录取实践中,简称为院校志愿分数级差,再简之为志愿分数级差或院校志愿级差,更简之为志愿级差或院校级差。那如何来界定其内涵及外延呢?笔者是这样认为的: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就是,在每两个连续相邻的院校志愿之间,由招生院校规定一个若干分数的级差差值或级差分数。当某考生如不符合第一志愿投档或录取条件时,则被减去所规定的若干分数的级差差值或级差分数后,或者是其具备招生院校规定的第二志愿投档资格后,即可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以备高校审查、录取或者退档。余下以此类推。通常更简之为志愿级差。一个完备的符合考生报考要求的院校志愿分数级差,应当具备以下7大条件,至少是前5大条件。即有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与否的前提条件;有以第一志愿什么作标准为基数(或其它规定)的必要条件;有唯一的若干分数的级差差值或级差分数的主体内容(条件);有在何范围内、何种情况下、何种投档形式要求的适用条件;有非第一志愿考生进档后确定专业的核心内容(条件),或者是附加条件;还有关于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比例或数量的补充条件;还有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附加条件;或者是吸引非第一志愿考生的附送条件即优惠条件。</P>
<P> 2、什么是真志愿级差与假志愿级差?</P>
<P> (1)、什么是“真志愿级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规定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广大考生在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志愿填报时,一旦填报了这样的志愿级差,至少有一部分考生在第一志愿失误时,其非第一志愿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这“发挥一定的作用”是指符合志愿级差条件的考生均可以第二志愿进档排序,有待录取。至于能录取多少?那要看其录取比例是如何规定的,详见第九章中准确把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补充条件。</P>
<P> (2)、什么是“假志愿级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规定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广大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一旦填报了这样的志愿级差,一般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对于这样的志愿级差,说得好听一点称之为“书面级差”, 说得不好听可称之为“害生级差”或“陷阱级差”。</P>
<P><TIXA> 3、<NOBR onmouseover=\"tixa_adDisplay(\'识别\',\'O\',this)\" style=\"PADDING-BOTTOM: 1px; 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ash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none\" onmouseout=tixa_adHide(this)><FONT color=black>识别</FONT></NOBR>“真志愿级差”与“假志愿级差”之方法。</TIXA></P>
<P> 如果要全面、准确地识别“真志愿级差”与“假志愿级差”,必须要完全掌握志愿级差的八大条件并准确加以运用,而如果只要大体地判定什么是“真志愿级差”与“假志愿级差”(其准确率也是非常高的,大约在95%以上),那就只需要掌握一个条件即可。哪个条件?即关于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与否”的前提条件。</P>
<P> (1)、常见的志愿级差的2种前提条件</P>
<P> 何为志愿分数级差的前提条件?就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接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更确切地说,在什么条件下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才发生效力、具有作用。解读招生章程,最常见的有以下2种:</P>
<P> ①、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条件下,设立的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如中国政法大学在《招生章程》中的相关规定:“第二十三条 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的情况下,第二志愿考生分数高出学校在当地提档线50分以上,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批准,学校可以录取第二志愿考生,录取人数不超过学校在当地招生计划的5%,录取计划从学校在该地区招生计划中调剂解决,学校不另投招生计划。如果第一志愿考生不足,学校也可录取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P>
<P> 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条件下,设立的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如中国※※大学在《招生章程》中的相关规定:“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招生计划在所在省同科类计划总数5%以内,分数级差为50分,考生保证服从所有专业的调剂。”</P>
<P> (2)、识别“真志愿级差”之方法。一般性识别“真志愿级差”很简单,只要把握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这“生源充足”一个关键词就可,具体来说,就是只要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志愿级差的规定是以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为前提条件的,那么大都直接可以认定为“真志愿级差”。因为第一志愿生源已充足,却还要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这就是真心实意地想招高分生的“真志愿级差”。为何如此说,由于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是一定的,当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时,设定志愿分数级差招非第一志愿的高分生,那就必须要压缩一定数量(或比例)的分数稍低的第一志愿考生,才能留出一定数量(或比例)来招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这样的“诚招”难道还不“真”吗?有这样“真招”的高校还不是很多,需要认真加以把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