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寒冬暖阳

[人与自然]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黄河流域专辑[75P][图文]

[复制链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民间剪纸

1、库淑兰剪纸艺术



剪花娘子 库淑兰

   剪纸属于妇女创作中的平面造型领域,题材内容大多结合传统民俗的既定内涵和观念符号。民间巧女子、巧媳妇因为得不到充分发挥艺术灵感的其他途径,就以戏曲故事和民间传说来借题发挥创造的能量,甚至于向现实生活中去获得创造的题材。像这样的能人巧手并非人人都是、村村都有的。出类拔萃者总是少数,库淑兰是我们走黄河时所遇到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

   库淑兰是一位家贫如洗,一辈子在苦水中泡着的农村妇女。尽管贫穷且常挨老伴打骂,但她只是自认命不好,天生一个乐天人,再穷再苦也压不倒她。她心灵手又巧,干着活计也要哼唱几句自编的小调,唱一段苦命人,哼一曲心中理想的事,日子照旧被打发走了。

   1986年县文化馆美工文为群给库淑兰带去五彩花纸,希望她剪纸。她如获至宝,激发起创作的欲望,一头钻进了她的艺术天地,一有空就剪呀,唱呀,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全抛到脑后。她决不浪费一块纸头,纸与剪在她手中飞舞,那艺术想像的天地,那人所向往的仙境天堂都有她的足迹。仙女是自己,新娘子是自己,世界上最幸福、最美丽的人是自己,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在她的创作中全有了。窑洞光线暗,她就剪个大电灯泡与日月一起贴在墙上。她剪了贴,贴了剪,把自己的破窑洞打扮成如同王母娘娘姹紫嫣红的瑶池宝地,她自己就是那里的主人。她忘掉一切人间不快,在自己创造的艺术殿堂里享受着。她用最美好的艺术将自己装饰起来贴在墙上,自豪地对人们宣布:“那就是我!”



库淑兰的剪纸艺术

   库淑兰的剪纸创作,其物体的造像都是民间的意念造型。色彩的搭配,也是根据传统民间美术的五行色观,而不是根据固有色和条件色的规律。作品因而在形与色的创造上,置于自由随意的艺术境地。由于精通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一些观念造型和符号,她可以任意选择应用,作品表现得十分和谐,毫不牵强。她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有自己的特点,色彩的搭配与构图组合都十分独到。这样就形成了她既丰满鲜丽,又明快浪漫的风格。

   库淑兰的创作,已从传统民俗剪纸进入了偏重纯审美的艺术创造境界。当前,她还未受到商品和名利干扰,因而其作品达到纯净的真善美境界,十分可贵,不愧是民间妇女艺术家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2、刘兰英剪纸



对鸡配虎头。鸡是刘兰英剪纸作品中的主角。

   陕北延长县罗子山乡六十岁左右的刘兰英,就是民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她的剪纸艺术完全是另一风格,其艺术处理和表现手法令人吃惊。

   在技法构成上,她是那么了解画面的黑、白、灰效果,块与线、粗与细巧妙的结合,运行剪刀十分流畅,从形式本身就已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与陕北以及全国的优秀剪纸作者相区别,刘兰英的剪纸都统一在她自己所形成、富有版画特点的风格之中,真是别开生面。

   至于内容题材上,不外乎是些传统的主题:结婚的喜花、镇宅辟邪和人丁兴旺的窗花,以及刺绣样子。使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她对鸡这一传统观念造型比较偏爱,鸡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占很大的比例。

   鸡与鸟在民间艺术中属于同类,在内涵上又属于同一个范畴。而刘兰英创造的鸡各式各样,很多画面对衬剪出双鸡;有时与虎头或莲花或娃娃配,还与双鱼搭配;更有意思的是有的鸡肚子里又有动物和鱼。整幅画面剪着对对大鸡、小鸡,偶尔在某一空隙加上双鱼,将这些主体造型,再利用纤细的人参花叶、石榴瓜果、莲花茎叶等联结起来。每幅作品的意象都组织得井井有条,干净利落,构图十分精美。刘兰英以鸡为主体,不厌其烦地创作出大量剪纸作品,完全符合了中国民间的崇鸡文化,把鸡作为保卫神灵与民紧密相关的观念,任情地在艺术上发挥创造。



象征吉上加吉的对鸡脚踏象征富贵有余的双鱼。

   鸡在远古被作为部落民族的图腾。且不说后来所兴起的“画鸡于门”以辟邪镇灾;崇鸡为雷神,以鸡招魂,更是我国大江南北所信仰的习俗。视鸡为逐阴导阳的祥瑞之物,鸡鸣又与日出的崇太阳象征联系,在民间重男性和阴阳观念指导下,干脆称男根为鸡为鸟等,都应该是崇鸡文化的遗留。

   鸡在民间所有的民俗节令中都可以被冠为神灵。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阳节、七月七和七月十五,还有生、婚、丧人生三大礼仪都离不开对鸡的表现。因此,民间艺人刘兰英以鸡作为她永恒的剪纸主题,也就很自然。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3、苏兰花的剪纸



苏兰花剪纸“进城”

   新绛县民间剪纸能手的队伍本来就很可观,在这个基础上,必然会有更出类拔萃者出现,八十五岁的苏兰花就不愧为佼佼 者。她的作品精巧多彩,变化无穷。她不只熟练地掌握传统民俗剪纸技法,对表现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得心应手,而且更喜 欢取材现实生活的人与情。她的剪纸风格就如同其人:干净利落。

   她四岁就以柿树叶子当纸学剪花,十三岁已是出名的巧姑娘了,绣花、捏花馍、做纸扎样样精通。这样一个伶俐人,在后 来的理家劳动、生儿育女中,都体现了她那独到的聪明才智:村里举办红白喜事,都找她帮忙献艺,苏兰花真是一位里里 外外拿得出的利爽妇女。而今人老了,却依然乐观,谈笑风趣,衣着整齐,心里充满了丰富的想像。拿起剪子和红纸,准 确无误,无剪不成,从不浪费一点材料。她一面剪一面谈笑,一副达观的气质,给人一种可亲可敬的感觉。她的言语像诗 ,待人接物又如此大度,“你喜欢剪纸?就拿去吧!”透露出一种创作不懈的境界。



苏兰花剪纸“空城计”

   民间艺术家的文化素质不同于文人知书识经的修养。中国老百姓过去不识字的多,不知戏的少。他们从戏里了解民族历史 、民族精神,那就是精忠爱国,憎恶奸佞,清廉正直,果敢为仁,打抱不平,为民请命等;当然也包括那些神话传说、爱 情故事。苏兰花所以一肚子故事,就是长年来看戏,耳闻目染,心领意会,因此累积了深厚的文化素质。

   真正的艺术家离不开纯真的情感,广泛的文化修养,熟练的技巧,丰富的想像力,这些条件苏兰花都具备了,因而她称得 上是一位优秀的民间艺术家。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曹佃祥“五虎娃娃”剪纸

   曹佃祥是一位粗中有细的人,十沟八岭被传为巧手,从小就弄针引线,动刀舞剪子,要粗要细随手拈来,一辈子练就了娴熟的艺术功力,精通传统民间各种造型。越到后来,可能因为眼力减弱,也可能由工笔走向写意的追求,更显出她在艺术上大手笔的气质。她完全抛弃小剪刀所形成的细致,采用日常缝补的大剪刀,每下剪刀准确无误,线条刀法流畅痛快,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如果说山东胶东一带的剪纸是工笔画,那么曹佃祥的剪纸就是接近大写意了。

   贫穷的生活压抑得庶民们渴望一切美好的事物。曹佃祥这位浸透在苦水中生活劳动的妇女,却有着一颗艺术感敏锐的心和一双灵巧的手。破布头和几片碎纸,都是她发挥艺术才能难得的物质条件。曹佃祥的一生中,能获得安慰和幸福的时刻,恐怕大部分是在她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了。新年买不起两张门神年画,就自己动手剪;没有红纸,就找一张黄纸代替。她不只熟悉民间代表阴阳的艺术物体符号,当传统民俗剪纸题材不能满足她创造的欲望时,就去表现自己周围的现实生活。曹佃祥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专业画家所追求的艺术是重、大、拙三者的结合,这恰恰就是民间艺术最大的特点。曹佃祥的剪纸艺术起码也具备着沉重、大气、朴拙的涵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她在中国剪纸艺术园地上是颗明珠,以她内涵丰富的作品做出了可贵的贡献。1990年她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七岁。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5、坐生娃喜花



陕西延长抓髻坐生娃喜花,娃娃腹内藏有象征生育的蛇。

   祝贺新婚,为新婚剪的各种窗花、团花,皆称为“喜花”。在各地众多的喜花中,我们在陕西和山西发现的“坐生(笙)娃喜花”,是以婚喜为核心,与“坐莲娃娃”一样,直接点出生育主题的喜花。

   现代人对男女婚配强调性 爱,把爱情放大到主要地位。但是中国传统的婚配,解释得很简单,那就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老百姓说是:“娶婆姨生娃过日子”,因此“生娃”是目的,是阴阳结合生万物在人类之间的具体体现,是人生里程中最重要的关键。喜就喜在要生娃了。女子最大的任务,也是人生最大的喜悦、幸福和骄傲就是能生个娃。喜花对新婚者不只是喜庆的祝贺,更重要的也是一种招唤生育的祈求,其中像似包涵了一种古老巫术的神力。在贫穷的农村,生育受着经济及地域各种条件的约束,能生个娃以及能养活个娃是一件艰难的事,单从客观实际上来看,也不难理解农民们何以重视生育。

   据说,西北一带妇女分娩,以坐着板凳方式较能顺利生产。因作为平面造型的板凳与古时的排笙形象相似,而“生”又与“笙”是谐音;所以在民间美术中,有关表现和祝愿妇女生育的符号,常常以排笙造型代替。“坐生(笙)娃喜花”就是一抓髻娃娃,手抓鸡或手抓莲花蹲坐在一笙或板凳上的剪纸造型。有的在娃娃身下剪刻出女阴符号,有的干脆将小孩的形象刻出来,作为“招生”的喜花贴于新房的窗上或墙上,预兆着新人能早日抱娃娃。

  在陕西延长县,我们发现一幅坐生(笙)娃剪纸,十分奇特:两个抓髻娃娃坐在两条板凳上,周围以花果装饰,而每个抓髻娃娃的腹内各剪了一条蠕动的蛇。在这里,蛇可怕有毒的自然属性不存在了。这里的蛇显然是以象征生育的符号出现着。如果问为什么要以蛇为象征物,那么我国远古时代不是大量的以蛇为象征神物画在彩陶上、雕琢在玉器上吗?到了汉代,竟将我们的始祖伏羲女娲都以蛇身取形;蛇是作为神圣之灵物,在人们心中崇拜着。十二生肖的蛇称为“小龙”,属阳性。在民间美术的剪纸中“蛇盘兔必定富”,正是歌颂属蛇(阳性)与属兔(阴性)的结合。在民间的意念创造中,蛇的象征涵义是活生生的神灵。因而抓髻娃娃坐在笙上,腹中有蛇在蠕动,在特定艺术范围内,其寓意一目了然。从这幅作品风格上看,很可能是剪纸能手刘兰英创作的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6、染色刻纸



蔚县刻纸“鸳鸯戏莲”团花

   中国北方剪纸窗花多以单色红纸剪制而成,一次最多不超过三四张。蔚县却是以刀代剪,纸张采用极薄的粉连纸(较薄的纸,通常用来糊窗或者单宣),数十张叠起来,先用水焖湿、压实再刻制。然后用白酒调品色,点染的彩色直接向下浸透,一次刻染可达四十张之多。点色又有特殊技巧:有的色需要未干时连接着点染;有的则要晾干后再点染,总之,看效果而定。因而蔚县染色刻纸窗花透明性强,色彩鲜艳,不只春节需要,就是结婚也可作为点缀新房之用。

   蔚县窗花种类繁多,有团花、角花、对狮、对虎,龙与凤、成套的花篮、瓶花和瓜果、戏曲人物、十二生肖等;大幅不过一尺,小的不过二三寸,又大多是喜庆吉祥纹样,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蔚县民间艺人所创造的染色刻纸窗花艺术,说明了民间美术一个新品种的发展规律。传统剪纸窗花是结合民俗节令农家妇女们的活计,所剪的内容主要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民俗纹样,剪纸是民间美术里与商品无关的母体艺术中一个品种。然而为了更扩大民间的需求,使剪纸窗花有发展生产的余地和条件,更可以作为商品形式出现,民间艺人就担当了这一任务。他们改进生产工具与技巧,换得广大民众的喜闻乐见,达到产品的畅销;艺人更要作全方位的创新发展,其中包括剪纸窗花的内容与形式,从剪到刻、从单色到染色,从少量制作到大量生产,从业余自娱到专业商品,从民俗祝福到美感观赏,最后从妇女母体艺术中脱胎而出,形成民间美术中的一个新样式品种。

   蔚县染色刻纸窗花,是一二百年来创新发展过来的。但是,有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创新有优劣之分,发展也有好坏之别,既然作为商品出现,为了营利,投其所好以及艺人们的修养水平,都影响着染色刻纸窗花的艺术质量。工艺性再强不等于艺术质量的提高,造型的现代化也不一定就是创新。蔚县染色刻纸窗花独树一帜,如何在保持传统美感的基础上再去创新发展,将是今后极关键的事情。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7、胶东剪纸



高密、胶南、烟台等地的剪纸,在民俗的传统题材上都有表现,如鱼莲、十二属相、历史传说、戏曲故事、吉祥如意、福、禄、寿、喜、艾虎及五毒等,只是在具体造型上与西北有差别而已。像鱼的造型,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很少见到鱼,因此表现在民艺中的鱼是传承的古老鱼纹形象;而山东一带尤其胶东地区的人们,不只见过河里的鱼还见过大海里的鱼,更有人养的各色金鱼,因而大金鱼的造型在民艺中处处可见,既取其细腰长裙的特点,又取其金的贵重寓意。

   在剪纸技巧方面,山东的剪纸独树一帜,以纤细精巧为主。如果说西北地区剪纸风格是粗犷的大写意,那么胶东一带的剪纸风格是精细的工笔。有些山东剪纸工细的程度,令人难以想像它是用手剪出来的,线条像柔丝一般在转折变化着。锯齿纹不同西北地区的大刀阔斧几剪子,这里是排列着密不通风、巧夺天工的锯齿纹理。有些镂空的点线,真不知是怎样剪成的。

   说到窗花,由于山东地区的民宅建筑与西北窑洞和平房不同,窗户的木结构形式大都是长条木格式为主,因而窗花的组合大大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样式,形成一种长条组合窗花。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窗花的镂空就更以细线构成,较少采用大块不剪刻的方式。

   近来我又发现烟台、莱州一带,剪画结合的剪纸大都以窗花形式出现。这种剪纸窗花一般人们和一些收藏家认为不值一顾,可能因为它太粗糙不讲究,而我看了却拍手叫绝。那是地道出自民间贫穷百姓之手的玩意:一块薄一点的白纸,一般就是粉莲纸了,大体剪个外轮廓形象,适当地镂空,细微地方用毛笔蘸墨勾形,主要是勾描人物。然后用简单的红、绿品色点抹几笔,初贴在窗户上显得鲜艳,日子一久,色退纸黄,剩下几笔勾线了,只好等来年再剪画新的补贴。

   这种剪画结合的剪纸窗花所以笨拙可爱,是由于那是妇女们随意创造而成的形式,仔细琢磨,耐人寻味。剪刻是粗粗的大效果,染色也是写意的象征性几抹,那毛笔勾描是用妇女们拿惯针线剪刀的手。她们举笔如重千斤,专心细勾描绘心中的意象,产生一种稚拙趣味,形成一种新的美感。它既属于剪又属于绘,而应用却在剪纸窗花范围内。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8、张树梅剪纸



在河北省磁县民间美术陈列室里,发现了张树梅老人的剪纸。每幅尺寸一致,三寸半见方,全部以线条和锯齿纹镂空,内容清一色表现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这些剪纸完全脱离了纯图案装饰,采取自由形象组合画面,可作刺绣底样又可作窗花欣赏,形成独特的风格。



张树梅老人的剪纸不是依循传统民俗剪纸内容,而是以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为题材的纯审美创作。就是说,传统民俗剪纸不能满足她的创作欲望,因此她所剪的人物造型和情节搭配,都是在一定的方寸之间的再创造,技巧极为纯熟。

   张树梅老人一辈子未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农村,是她的聪慧点燃了她内心艺术的灵感,她利用剪与纸,在有限的空间里去创造着自己的幻想,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的剪纸艺术品。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面花·礼馍

1、山东面花



山东烟台双鱼面花

   山东是以面食为主的地区,面制品在供祭天地祖先、庆贺生婚嫁娶以及岁时节气礼仪风俗中,是决不能缺少的。大型的枣糕、枣馒头以及印压花纹的锅盔大饼之外,胶东沿海一带民间普遍的“饽饽子”果模制品的“鱼儿果子”和“巧果”,更是手制面花的衍生品种。大大小小、各式花样十分可爱的果模都离不开传统纹式,如鱼、鸡、八宝、小狮子、蝉、瓜果、莲子蓬、石榴桃儿、蝙蝠等。

   在婚丧嫁娶、生辰寿岁和一年的吉日节期中,有经济能力的人家都要烙上传统称鱼儿果子的果模制品赠送亲友。每年七月七日和孩子们的生日,家中要烤烙小型果模巧果,用红线串起来,像项链一样挂在儿童的脖子上,代表着祝福并胶合着人际关系。工匠刻制的果模造型与民间蓝印花布的花纹造型十分相似,在民间美术中显得分外协调。



山东烟台面花小圣虫,保留面食本色,只在重要处描绘勾色

   民间依然存在传统的手制面花。那些妇女在正月十五或者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期中,为祝福人畜兴旺、五谷满仓,用豆面捏制的十二生肖和放在粮囤旁的“圣虫”(原始龙的形象),是最精练的民俗面花。在山东,妇女中的巧媳妇、巧女子,正可利用手制面花的时节大显身手,天上飞的、地下走的都是面花制作的题材。

   山东冠县郎庄的面花,本来统称“面老虎”,是民俗中不可缺的辟邪项目,多由妇女创造。但后来在这个只有三四十户的小村庄中,男女老少、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在制作面花,大的高四五寸,小的只有一二寸。郎庄制作面花也是用发酵的麦面,不过有时掺入颜色做成粉红色和粉绿色面料。然后全家老少齐动手,在面案上用剪刀、梳子、擀面杖及菜刀等简单工具,熟练地捏塑出各式花样,经过蒸熟,上胶着色,最后晒干,美丽的小面花就完成了。郎庄面花多为扁平浮雕造型,易于平放和吊挂。涂色强烈夺目,以品红、黄、绿等原色为主,再用钴蓝和白粉点缀成花骨朵和梅花点,像珍珠翡翠般闪烁着。最后以墨线勾画眉眼和头发,形成独特风格。传统郎庄面花技艺只传儿媳不传闺女。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