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0303
注册时间2006-7-24
最后登录2023-7-19
威望19 点
好评度160 点
金钱1188924 金币
上校
|
楼主 |
发表于 2008-8-20 13: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3、高密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又称“抹画子”,以其起稿方法而得名。这种年画,由明代算起已发展几百年了,是山东高密地区民间春节上市的特有的品种。它不同于一般的年画,共分两种:一种是全用手绘的,另一种是半印半画的。手绘的是以柳枝烧制的炭条描绘粉稿(粉本),然后扑抹在要画的白纸上,一次可扑百张,因而缩短起稿的时间,提高绘制效率。在粉罩手脸、敷彩勾线开眉眼、涮花(或磕咸菜模花)、描金之后,于重点部分如头发、衣服涂上一层明油(即酒精松香液、蛋白或骨胶水),或者局部描金,使画面光彩夺目。现在高密能画扑灰年画的艺人已是人老艺衰,少者不为,已濒于绝灭的境况。
扑灰年画有鲜明的地方风格,与其他地区的年画不同,既区别于附近的潍坊杨家埠,又不同于天津的杨柳青和苏州的桃花坞。它的题材大都以美女、娃娃为题,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情节,记录了明清和民国初年人民的风情习俗,以大挂子、大横披、大小条屏等画幅为主要形式。扑灰年画既吸收了民间木版年画的表现技巧,又兼顾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逐渐形成以人物为主的表现手法,颇受中下层人民的欢迎。从清代中期到民国初年是扑灰年画的高峰期,一直与当地的木版印刷年画并驾齐驱。
扑灰年画的生产地只有山东高密,由于制作地区不普遍、制作方式复杂和运用手绘,它不可能像木版年画制版印刷的数量那么多,因而它的保存更加困难。今天能收集到一幅扑灰年画,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密县文化馆收集保存了一批扑灰年画,十分宝贵和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