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寒冬暖阳

[人与自然]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黄河流域专辑[75P][图文]

[复制链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2、府谷面花



府谷长脖子面人人

   府谷县面花主要造型有鱼、蛙、鸟、兽,形象带有原始味道。尤其使我们惊奇的是这里的“面人人”——一种爬着的胖呼呼的娃娃,代代相传业已定型。有的双手交叉,有的是长脖子。这是这一带特定的造型,据说这种面人人是农历七月十五鬼节以及结婚礼品中必做的样式。男女订婚时,男方送女方的聘礼礼馍中,面人人也是必须的礼品。有的要用几十斤面粉,分段蒸熟,最后组成真人大的面人人,十分壮观。

   长脖面人人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风俗习惯有极大的差别,真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省份内的面花造型也会相差如此悬殊。我们为此跑了两趟府谷,始终调查不出长脖子面人人的来龙去脉。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奇怪的,祖辈就是这么传下来,没有必要追根问底似的。

   对面人人的造型,只能作如下解释了:七月十五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以面娃作礼馍,显然与子孙繁衍有关联。那么婚配作礼馍,依然与婚配的目的,即繁衍后代相连。面人人的寓意与山西定襄县连体娃娃的寓意是一致的。但府谷的长脖子面人人可能有多一层的涵义,那就是护生的神力。如此强调长脖子,是否与人祖伏羲、女娲的蛇身有关?“娲”、“蛙”与“娃”同音,而且都是象征生殖。女娲更是人类婚媒的祖先,借女娲之形作生殖繁衍和祝生命旺盛之象征,岂不是很自然的吗?长脖面人人既是祭祀的礼馍,又是护生的神灵,作如是观应非牵强附会。

   府谷县一带由于偏僻,原始性的风俗文化尚保存于民间,表现在面花礼馍的内涵中,比其他地区更古朴,外加修饰更少些。总之,府谷县的面花礼馍风格独树一帜,它的深奥内涵胜于外在的精致技巧,对研究民俗学和人文学更有价值。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3、面花燕燕



陕北义合镇面花燕燕是寒食节、清明节的必备礼馍。

   面花燕燕是黄河流域以山西为首的几个省,在寒食节以及紧连着的清明节时必须制作的礼馍花样。在陕北绥德义合镇,因我们追根问底,张凤英老大娘就发了面粉亲自捏了一盖帘面花燕燕,蒸了一锅,不只让我们看又让我们吃。

   一块发酵的面,在她手中三揉两捏,再用剪子剪上几下,一只燕子就形成了。后来我们在河南看到面花燕燕,表现手法与张凤英大娘手下的燕燕完全出于一个模子,也是寒食节和清明节时必备的礼馍。这使我们感到虽然“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有时在某些风俗习惯和节令礼仪上,就是远在他省,也存在着极其相似的地方。这种民俗和技艺的传承融合,是那样的持久,波及的幅员又是那样的广大。

   为什么在这两个对亡灵祭祀的节日里做面花燕燕?老乡们只知应该做它,而无法解答为什么做它。

   寒食节在介之推故事发生之前就有,原是夏、周之间对火星的崇拜,为了隆重地迎接、祭奠火星在三月清明之前第一次出现而禁火。至于纪念晋国的忠臣介之推被烧死于绵山,为其招魂,不忍心举火,则是后起的意义了。

   长期以来,在民间就流传着做面花以备在寒食节时食用,并且用来拜祭亡魂的做法。而第二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为了以氏族为中心,追根思源借祭祖扫墓表孝忱,礼馍是必需品,故在这两个表示思念的节日做面花很自然。

   那么在为这两个节日制作面花的样式中,燕燕又是怎样成为主题的呢?燕燕与寒食节的关系,从鸟的广义上去理解,是否有招魂的涵义呢?加上时届春天来临,以燕作喻就更切题了。何况第二天即是清明节,在人们扫墓祭祖时,燕燕礼馍也是必摆的祭品,燕燕的形象在这里就一举两得了。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4、定襄面花



山西定襄“辨不清”娃娃面花,四组胖娃绕成圈。以面本色为主,不上色彩,黑豆为眼,红豆为口,可爱至极。

   在定襄文化部门领导的协助下,特地组织了两户人家临时为我们发酵面粉,制作面花。我们仔细看了从上蒸笼,到出锅点红,一个个可爱的面花完成的整个过程。那些手巧的大娘和大嫂子们,利用刀、剪、木梳为工具,以一把红豆,一把黑豆,一把红枣,一盘发酵好的白面为材料。她们手中舞动着工具,一会揉出个这,一会儿捏出个那,十二生肖、狮、鱼、瓜果样样齐全,让你看得目不暇给。尤其那面娃娃各种姿态都有,而连体娃娃更让你分不清每个爬着的娃娃胖胖的双腿和屁股是在左还是在右,生动可亲之极,逗人欢心。据说她们自己也爱不释手,舍不得吃,只挂在墙上欣赏。

   她们制作这些造型,都有一定的程式传承着,所以技艺已相当娴熟。定襄的面花不染色,利用白面蒸熟后光泽洁白的特点,产生一种特殊美感;顶多在桃儿上、狮子嘴里点上一点红色。定襄面花的风格是精巧朴素,生动活泼。

   连体娃娃又称“辨不清”,制作者将几个*****、不满周岁的胖娃娃,塑造得生龙活虎:娃娃嫩皮嫩肉的质感,小胖脸蛋和小胖屁股让你舍不得摸、舍不得亲。可见人们对娃娃的渴求、对新生命歌颂的程度到家了。

   民间很多吉祥图案纹样,组成连续不断头的效果,以此比喻吉祥永远不断头。连体娃娃也是采取这一传统表现手法,象征多子多孙、永远繁衍。定襄县的面花,在中国黄河流域的民间面塑艺术园地里,真是独具匠心。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5、庆阳礼馍



甘肃庆阳面狮,满口牙齿像须一般向四周弯伸,色彩以豆绿、桃红为主

   礼馍是黄河流域流行的民俗节令产物,是以面食为主的地区的创造。民间礼馍创作到底始于何代?我无法考察,但是我坚信这是庶民百姓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以面为材料做祭品,取代杀牲祭天、地、人、神而开始的。后来又成为维系民间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礼品。

   各地区有相似的礼仪、节令,例如民间古老的“送羊节”。它可能当初是赠送真羊的,慢慢演变为送面羊。在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至十五日,母亲要为已出嫁的女儿塑面羊,将象征美好吉祥的面塑送到女儿家,而且要年年送,说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在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某些乡间,至今依然保存着送女儿、送外甥面羊的“面羊节”。令人惊奇的是面羊造型做法又那么大同小异。

   甘肃陇东庆阳一带的礼馍制作是丰富多彩的。使人注目的是此地面狮造型与众不同:满口的牙齿像须一般向四周弯伸着。最特殊的是它不同于陕北和山西雁北一带面花的素朴,也不同于山东面塑色彩那么浓艳。它用色有如水彩画,强调彩色晕染的水分感觉,以豆绿与桃红两色为主,从深向浅过渡,既有民间色彩的绚丽,又如水彩般的清淡,像雨后的虹彩。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6、面羊礼馍



羊、祥也,大羊为美。在中国的民俗中,羊不只是十二生肖中的一个,而且又属阳性,长期以来作为美好的吉祥物出现于民间。到后来发展出“三阳(羊)开泰”的谐音喻意形象。

   羊已经形成了历史久远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中国民众的风俗之中,尤其在民间剪纸、刺绣、布制品、雕刻中被反复表现着。面花作为礼馍在黄河流域的民俗节令中代替着祭祀用的牺牲品,因此羊的造型出现于与之相应的礼俗中。

   在河南,正月十六日有媳妇回娘家的风俗,姥姥要送给外孙一些面花、猪、狗、鸡、鱼、羊等,一般称这种活动叫“送羊”。据说最早是送一只真的小羔羊,后来变成送面制的小羊和其他动物了。孩子们得到这些礼品,先拿来玩耍,玩够了就吃掉。这种送羊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山东等省的乡间流传着一种甚为隆重的“送羊节”,即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母亲要为出嫁的女儿捏蒸面羊。据传姑娘出嫁后第一年,送面羊的仪式最为隆重,一般要送四只。女婿先用刀从最大的一只面羊切出一块,用红线拴起来挂在客屋墙上,等第二年送新面羊时才更换,这叫做:“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女婿外孙吃面羊头,女儿吃面羊脚,其他部分切开分给邻里共享吉祥喜庆。河北磁县一带,面羊做得很大,象征富余。令人惊讶的是山西、陕北、河北等地远隔数千里,面羊造型竟那么相似,像似出自同一传承。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2: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民间皮影

1、河北皮影



我不否认陕西、山西皮影镂雕工艺之高超,更不怀疑已形成造型风格的创造性。但是我认为,河北皮影根据演出特点和要求,在刻工分寸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太精细不利灯影照射效果,太粗又失去技艺的成熟。因此在形体的刻制把握上做到恰如其分,保留透影的黑、白、灰整体的处理,行刀是刚直利落。河北皮影造型和刻工,是服从皮影演出的特定效果,世世代代长期实践所形成的风格。

比如,陕西一带皮影的生、旦造型特点,将眉与眼处理成平行线,通向鬓角发际线,而鼻下一点红为嘴,产生一种秀气的魅力。而河北一带皮影的生、旦造型特点是眉端与眼的鱼尾线联结成一圆弧形;鼻下的嘴斜向上挑一红唇,真是别出心裁,既显得精神又富有弹性。陕西一带皮影的生、旦侧面造型,特点是从头部的发际线开始是一小脑门,然后起伏为鼻子,人物侧面头像的线条有变化、有节奏,柔中有刚。而河北一带皮影的生、旦角头部侧面造型,特点是从头顶的发际线起,一条微弧的直线一通到鼻尖,大胆夸张、挺拔有力,省去了人物侧面自然形态的起伏,创造了刚中有柔的魄力,使人不能不佩服世代制作皮影的艺术家们的独创。河北皮影镂雕艺人十分理解艺术的夸张和对线条刚柔粗细的掌握,因此能达到不偏不倚、不多不少、恰若其分的微妙境界。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2、青海皮影

刘文泰,七十多岁,个子不高,壮实敦厚,满面胡髭,双目有神,黝黑的皮肤,本身是一幅最精彩的肖像画。见我们到来,也不问人多少,马上命令家人备酒饭,拉我们上炕围坐着,听他讲着一部皮影的血泪史。



皮影又称“灯影”,青海一带的皮影属于陕西西路皮影的一支。刘文泰一家是传承三代的皮影艺人,从陕西西路进入青海,唱腔是结合本地的民歌曲牌创造的。当年青海主要的娱乐就是灯影,大部分都在农闲季节演出。

在“父拉子唱孙哼声”的陶冶下,刘文泰自然而然地走着祖辈的卖艺之路。谈起我们一伙是学美术的,他就更显得亲切,颇有相遇恨晚之感,因为他也是描花绘鸟出身的。他口若悬河般滔滔不绝地谈起皮影艺术:“皮人皮马安天下,铜锣铜鼓定太平。”“死戏活影,半台锣鼓半台戏。”“有口没口,权靠人口传皮口,似人非人,依赖真人弄假人。”“十张纸周游世界,一盏灯照亮乾坤。”“十张纸上争世界,一盏灯下表古今。”“一口能说两家话,双手举起百万兵。”

他真是一口气,就把皮影艺术点得活灵活现。目前他正在整理皮影的历史资料,准备著文成书。

皮影除了唱腔外,最主要的就是镂雕造型了。关于陕西的东路、西路皮影造型上的区别,我很难道个明白。像甘肃皮影和青海皮影同源陕西西路皮影,其区别更是难解难分。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3、山西皮影

皮影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各地都结合本土的民曲乡调演出,剧目大都是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主题多是诱善惩恶,娱人教民。生、旦、净、末、丑行当都能发挥,官府民间均表欢迎。山西是戏曲众多的省份:北路梆子、中路梆子、晋南蒲剧及碗碗腔,再加上民歌曲调十分丰富,皮影的发展就有了沃厚的土壤。只是到了近几年,由于各种戏剧、影视文娱活动的发展,迫使皮影艺术的活动范围缩小了,只是西北一带偏僻的民间尚有保留,为节日农闲增添风采,不过也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况。



山西的皮影沿袭了陕西皮影的制作方法,材料是以泡制过的牛皮为主,在风格造型上,也与陕西东路皮影一脉相承,生旦头部的刻画是小脑门,高鼻子、小嘴、凤眼与立眉平行。刻工精细、色彩艳丽,与陕西的镂雕技艺争相媲美。不管是人物或者道具、鸟兽,每件作品都会令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因此也出现了不少皮影收藏家。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4、甘肃皮影

在甘肃西峰市见到皮影演出,唱的是陇东道情,历史悠久。据说,陇东黄土高原人民多住窑洞,皮影也多在窑洞演出,又称“窑洞皮影”。



皮影在中国除了西 藏、新疆未被发现外,遍及所有省份。我认为各地皮影的区别,主要在镂刻造型和唱腔曲目两方面。皮影刻制材料大都从用纸起,因地制宜,逐渐采用羊、驴、牛、马皮等材料,而甘肃则大都以牛皮加工制作,陕西的镂刻技巧精细之极,可推皮影之最。以造型特点而论,甘肃与陕西没有多大区别,只有在镂刻技巧上存在着微妙的粗细之分,甘肃皮影表现得比较粗犷、刚劲些。据我所知,从皮影造型的分类区分,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属一类;而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属另一类型;山东、河南、湖北、台湾又属一类;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3: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民间瓷绘

1、民间瓷绘



民瓷是针对官窑“细货”而言。它是“粗货”,产量多、成本便宜,是用于广大群众的民生器皿。瓷绘是指在陶瓷器皿上描绘各种花果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林木、楼亭人物以及装饰图纹。民瓷绘画又与官窑的瓷绘风格不同。官瓷绘画细致华丽,工艺性极强,以用工的多少及描绘的精巧为价值,不免滞板拘谨;民瓷绘画则奔放朴质,豪宕不羁,既有文人画的飘逸风度又具民间艺术的率真情趣,显得气韵生动、生机盎然。

民间瓷绘艺人视瓷胎犹如纸绢,釉料仿佛水墨,由于大量绘制,手法熟练,貌似粗糙,实际达到随意挥写,落笔生辉的境界。加上入窑经火的高温烧制,釉色变化奇特,产生的特殊效果颇似宣纸上文人的写意笔墨,因而有的学者就以此考证文人写意画是从民瓷绘画获得启发而成的。何况从湖南铜官窑出土的唐代写意瓷绘器皿来看,苏东坡、文仝提倡的文人画要比它晚一个朝代。

民间瓷绘最普遍的是青花、铁锈花以及花釉,经过清朝高峰,遍及全国。它们的艺术特色与民间蓝印花布等美术品相映和谐。那寥寥几笔,纯练出神。民瓷绘画在传统民间美术中,属于大写意艺术表现,这样一来它又具备了自身艺术的特殊价值。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