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tsfz

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红色小上海”长汀呼唤浦梅铁路

[复制链接]

5

主题

28

回帖

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发表于 2009-5-9 1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来自: 福建厦门
看看版主的执着,找这些历史资料都难找  更何况写,,,,有心了,致敬!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8

回帖

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发表于 2009-5-9 12: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来自: 福建厦门
长汀老乡们该醒醒了,,,,长汀是咱们的家乡永远是咱们最亲密的家乡,,该醒醒了,该团结起来了,,了,,,,,,,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原帖由 依依天使 于 2009-5-9 12:10 发表
浦建梅铁路,你千万别抛弃长汀!“红色小上海”长汀呼唤浦梅铁路,,,,,是关于汀洲革命老区人民唯一的出路,,,


本文已发布到福建之窗-龙岩论坛-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红色小上海”长汀呼唤浦梅铁路

http://bbs.66163.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1

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红色小上海”长汀将全力争取浦梅铁路!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2: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福建长汀是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

中国革命第一个转折点是江西井冈山,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是福建长汀(当年称为汀州)!中国革命第三个转折点应是贵州遵义!

近日中央电视一台和四台热播的《井冈山》连续剧遵重中国革命历史,前半部可反映出中国革命第一个转折点是江西井冈山,后半部可反映出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就是福建长汀(当年称为汀州)!中国革命第三个转折点应是贵州遵义!

福建汀州(又名长汀):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革命圣地—红军故乡、中央苏区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摇篮、中国红色旅游名城、中国客家菜之乡、中国最美小城之一、中国红色第一市—汀州市、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红色小上海、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中央红军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福建美食名城、世界客家首府。

一、福建长汀(当年称为汀州)果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中央苏区的\"红色小上海\"。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马列主义就开始在长汀传播,一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洪流,组织创办《汀雷》、《长汀月刊》等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真理,唤起民众。1926年,北伐军推进到福建,党组织派遣一批旅粤汀籍党员返汀,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发展地下党员。1927年9月,在周恩来等率领的南昌起义军的帮助下,第一次成立了长汀支部,段奋夫为支部书记。从此,长汀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走向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在长汀的意外战果,这是革命发展的转折点。\"这是1937年红军总司令朱德在延安向前来采访他的美国女记者、作家艾特尼丝.史沫特莱讲述红军攻占长汀时说的一席话(见《伟大的道路》一书)。此话高度评价了红四军首次入闽攻占长汀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

1929年春,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井冈山的军事\"围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但是情况一直不妙,赣敌刘士毅、李文彬部围追堵截,迫使红四军在赣南艰苦奋战,屡遭挫折。不久,井冈山失守,红四军这才放弃\"围魏救赵\"回援井冈山的计划,改为变动不居的游击政策,以对付敌人的跟踪追击。

3月11日,红四军从瑞金圭田出发,沿着武夷山南麓首次挺进闽西长汀,\"红军这次行动,本来只是为了躲避数量上占优势的敌军而进入福建,并没有计划拿下长汀\"(朱德之语)。后来,毛泽东昕了专程赶来的长汀临时县委书记段奋夫的汇报后,了解到驻守长汀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旅郭凤鸣部队,军纪腐败,深为群众痛恨,战斗力很脆弱,决定攻打长岭寨,占领长汀城。

3月14日,红四军首次入闽,长岭寨一战,郭凤鸣旅不堪一击,被全部击溃,郭凤鸣也在逃跑中被红军击毙。接着,红四军于当天长驱直入占领了长汀城。毛泽东从报纸上发现,蒋桂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根据这一时局的发展,毛泽东分析了在赣南、闽西创造工农武装割据政权的良好条件,思考了红四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针。3月20日,在汀城\"辛耕别墅\"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在国民党混战初期,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这个方针为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绘制了一幅蓝图,这是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在长汀的重大发展。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次短短的会议,使本来处于逆境的红四军走出低谷,改变了江西、福建的局势,甚至对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红四军首次人闽在长汀驻扎了17天,除了召开\"辛耕别墅\"重要会议,还做了几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是为了便于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将部队团的建制改为纵队。全军编为三个纵队,纵队以下分为支队、大队、中队、班;
二是开展\"打土豪,筹军饷\"斗争,共筹得军饷5万余元(光洋),赶制了4000套军衣,服装为列宁式灰军装、红领章、红五星军帽、灰布绑腿带。每个指战员发一套,这是红四军创建以来第一次统一了军装;
三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工农当家做主的革命政权,红四军前委会将长汀临时县委改为长汀县委,帮助组织选举产生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这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在赣南、闽西创建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此外,为捍卫新生的红色政权,在青年积极分子中招收60人组建成立了长汀赤卫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亲自选派红军优秀干部林俊、王庭英担任长汀赤卫队副党代表和队长;还成立了长汀总工会、5个秘密工会、20个秘密农民协会。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延安昕了朱德的讲述后,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情不自禁地赞叹道:\"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随着革命形势的转折和发展,仅仅过了两年时间,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汀正式成立。在此之前,福建省委和福建省军区相继在长汀设立和成立。还有省团委、省总工会、省妇女联合会等均设立于长汀。长汀成为福建红色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长汀还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福建分行、闽西工农银行、中华贸易公司、中华纸业公司、中华织布厂、中华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运输管理局福建分局、福建省邮务管理局等金融贸易机构频频在汀设立。汀城有大小商店378家,熔银厂、兵工厂等公营工厂8家,造船、造纸、纺织等生产合作社50余个。商贸来往日均千余人,各地农副产品和商品云集于此,转销各地,商品交换、经济往来异常活跃。长汀为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人士在长汀或战斗或工作或生活过,他们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贺龙、叶挺、陈毅、吴玉章、任弻时、叶剑英、陈云、聂荣臻、罗荣桓、陈庚、郭沫若、罗炳辉、胡耀邦、杨尚昆、陆定一、肖克、张鼎塞、邓子恢、方方、罗明、邓颖超、康克清等。还有长汀本邑涌现的著名革命人物张赤男、罗化成、王仰颜、段奋夫、陈丕显、杨成武、傅连峰、何廷一、童小鹏、梁国斌、黄亚光等,瞿秋白、何叔衡及近二万名红军战士献身于长汀,他们给长汀名城增添了光辉的业绩,留下了宝贵的遗址、遗迹和景观。

长汀城的革命文物和故居旧址至今仍大量保存,比比皆是,它们闪耀着壮丽灿烂的光辉,成为教育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康模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长汀》;来源:长汀网)

二、福建长汀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长汀所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是巨大的,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研究中国革命历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一块英雄的红色土地。那么它有那些作用和地位呢?

(一),从军事上讲,一九二八年冬,朱毛红军遭受国民党湘赣两省十八个团的兵力“汇剿”,在井冈山的军事斗争中处于劣势时,工农红军如何走出大山,发展红军,扩大红色政权,是毛泽东首要考虑的问题。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成熟思考后,果断作出决定,由红军赣南挥师福建。这就有了一九二九年三月十四日的长岭寨战役。长岭寨战役的胜利取得,为红军在闽西,赣南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汀州整编”,一九三零年六月十三日,在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全国红军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汀州会议”确定了在汀州整编红军的决议。同年六月十九日,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南寨广场正式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汀州整编”,制定了部队红军的建制和兵力的配给,为保卫中央苏区,壮大工农红军主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从政治上讲,许多革命领袖在长汀或调查研究和直接在长汀起草,具有建党意义,或执政意义的文章。比如毛泽东写下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陈云的《关于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如何订立劳动合同》,刘少奇的《论国家工厂的管理》,瞿秋白的《多余的话》等等文章。这些文章在指导当时苏区的革命和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从经济上讲,长汀是红军供给的主要生产地,被邓小平誉为“红色小上海”。长汀先后成立了,红军被服厂,红军斗笠厂,中华织布厂,红军印刷厂,汀州弹棉厂,四都兵工厂,濯天炼铁厂等等工厂。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保障了红军的作战需求。
   
另外,长汀是红军的第一个“红色医院”在建立地,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呢!

  可见长汀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如我们的朱德说的,“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在研究中国革命历史的时候,千万别忽视了长汀的作用和地位。

三、历史记住福建长汀“长岭寨战斗”

 1929年3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汀云骧阁开会宣告闽西第一个县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从长汀县城往南约8公里,在一片农田的尽头,几座山丘毫不起眼,但历史却在这片叫“长岭寨”的山丘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当年红军击毙敌人旅长是在福建长汀“长岭寨”。

  1929年1月14日凌晨,寒风凛冽,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数千人离开井冈山,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前行,直到看到长汀城南这片山丘,以及山丘后汀州城若隐若现的城墙,战士们才燃起新的希望。历史记住“长岭寨”,更记住日后朱德说的一句话:“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长汀城南的这片小山包,如今毫不起眼。当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就在此打响入闽第一枪,激战3小时,击毙国民党旅长郭凤鸣,朱德说:“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长岭寨寻访

  当年春天,红军入闽第一仗就发生在长汀的长岭寨。历史记载,长岭寨战斗仅用时3个多小时,红军共俘敌2000余人,缴获枪500余支、迫击炮3门、炮弹100多发和大批布匹。

  “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来找长岭寨。”当地几名6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一行,长岭寨又叫东华山,当年是进汀州城的必经之地,“原来山上只有一条羊肠小路,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如今修公路把山头都铲平了,地势就没有原来那么险了。”

  发生在那片山丘的战争

  老人们说,岁月不仅改变了长岭寨的险峻,更泯没了当年战斗的痕迹,“去看看纪念碑吧,这是长岭寨战斗最后留下的记忆。”在长岭寨山脚下的梁屋头村,我们找到长岭寨战斗纪念碑:碑的附近长满杂草,三角刺刀形的碑体静静刺向天空,悄然诉说着一个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故事。拨开荒草,记者发现碑上铭刻着一段文字:“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二千多人攻占长岭寨,消灭了国民党福建第二混成旅2000余人……”

  “沿着纪念碑正前方看,就是长岭寨主峰,也是当年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听老人们这么说,我们远眺,只见山上的树木随风摇曳,1929年3月间,在这几座面积约2平方公里,相对高度约100米的山丘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激战3小时击毙敌旅长

  当年的亲历者多已不在世,但他们留下的文字完整记录了这段历史:

  1929年3月11日,沿武夷山南端进入长汀境内的四都楼子坝。13日,毛泽东、朱德在四都召集干部会议,讨论进军闽西后的行动方针。会议刚开不久,突然从远处传来阵阵枪声。上午10时许,红四军兵分三路,二十八团居右,三十一团居左,特务营紧随军部居中,齐头挺进,在四都以北的山头上发起猛烈的进攻。敌人节节败退,往长汀城逃窜。

  后据了解,来犯之敌是国民党驻长汀福建省第二混成旅郭凤鸣旅长派来阻挡红军的卢新铭补充团。这时,长汀临时县委负责人段奋夫赶到红四军军部,汇报郭凤鸣是闽西三大军阀之一,他已派一个团兵力据守长岭寨,企图凭险阻止红军进入长汀。

  1929年3月14日凌晨,红四军分三路向长岭寨发起进攻。三十一团担任主攻,取道腾头脑印岭,直取长岭寨主峰;二十八团从右侧取道白叶竹子岭攻占邻近制高点;特务营从左翼经牛坑迂回敌后,切断其退路。

  虽然长岭寨上有一个卢新铭补充团,但他们刚遭受红军痛击,战斗打响后,他们胡乱放了几枪后便四散逃跑。躲在汀州城的郭凤鸣闻讯后,气得大骂,又派出一个补充团增援长岭寨,随后又亲自带着盒子枪队、教导团、大炮营赶往长岭寨督战。

  刚到离长岭寨仅5里的梁屋头,闻报主峰及左右山头已被红军占领,郭凤鸣气急败坏地喊道:“给我冲上去,后退者一律枪毙!”一边命令炮营猛轰,一边驱赶着教导团、盒子枪队往山上冲。结果,郭凤鸣组织的几次反攻都被红军打退,他自己也脚部中弹。此时,红军吹响冲锋号,向山下猛冲过来。郭凤鸣见大势已去,就躲藏到山脚牛斗村栗树园一间茅厕里,想换掉军装逃跑,正在打扫战场的红军战士发现藏匿的郭凤鸣,一枪就将郭凤鸣击毙了。整个战斗仅3个小时就结束了。

  “走,进城去!”战斗结束后,毛泽东、朱德高兴地向战士们喊道。

  几十年过去,记者走访长岭寨一带的老人时,当地老人还记得一首红军留下的民谣:“一月里来梅花香,三军全部出井冈,红旗飘扬高举起,吓得白军大恐慌。二月里来雪花飞,官兵团结心不灰,大柏岭上迎头击,刘逆士毅狗命危。三月里来气象新,红军浩荡入长汀,郭逆凤鸣不量力,长岭寨下命归阴。”

  这支部队

  帽上有颗红星

  “早上就听到城南的枪声一阵紧一阵松,大家都在说,南昌起义军要打回来了。”93岁的邹子彬回忆说,当时就见到城里的国民党部队扛着枪炮,急匆匆地出城,街上的店面也都关了,“到中午的时候,枪声就基本停了下来。下午,红军就排着队伍从汀州城宝珠门、惠吉门进来。”

  “有穿军装的,更多是穿着普通农民的衣服。3月份的天气还有点冷,可他们基本上都是单衣。”邹子彬从窗缝中见到,这支部队与2年前曾见过的南昌起义军穿着很不同,“军装的帽子上有颗红星,大人说这就是当年的起义军,这才不害怕,纷纷把门打开迎接他们。”进城后第2天,红四军在长汀城南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1万多群众听到毛泽东、朱德的演讲。

  毛泽东当场宣布郭凤鸣十大罪状,并宣布会后将把从郭凤鸣家中没收来的大批粮食、布匹等分给到会的群众。

  揭秘

  30年后毛主席还惦念这口老井

  从1929年春红军入闽,到1934年秋红军长征,这5年间,红军在这里留下了一个个故事……

  在不大的长汀县城里,有“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福建省总工会旧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在长汀几乎稍走几步,就能发现一处红色记忆,如“老古井”。“知道吗,这井可有故事了。”一位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1932年秋,当时中央临时政府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从江西宁都来到中央苏区最好的医院———汀州福音医院治病疗养,住在老古井旁的福音医院休养所三四个月之久,这是毛泽东7次到长汀中停留时间最久的一次。

  在这段日子里,毛泽东每天早上都和周围的群众一起到老古井取水洗脸、洗衣服。他发现老古井因长年没有清洗,水有些脏,于是他亲自带领警卫员下井掏污泥,清除青苔,把老古井清洗得干干净净。水干净了,来打水的群众越来越多,毛泽东常在老古井旁和群众聊天,了解社情民意。

  1962年1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大会期间,毛泽东主席特向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打听,汀州老古井现在还有没有水?叶飞询问了长汀县政府后回复毛泽东:长汀老古井不但有水,而且周围的群众还在使用这口井。毛泽东听后笑了。

  正听得有些出神,老人从井里打上一瓢水递给记者,那水甘甜、可口,记者离开长汀许久仍没能忘记。

(海峡都市报记者侯希辰、肖春道2007年06月12日报道)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原帖由 ctsfz 于 2009-5-9 12:18 发表


本文已发布到福建之窗-龙岩论坛-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红色小上海”长汀呼唤浦梅铁路

http://bbs.66163.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1

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福建之窗-龙岩论坛-“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红色小上海”长汀呼唤浦梅铁路”这篇文章又被福建之窗-龙岩论坛刚删除!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8

回帖

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发表于 2009-5-9 12: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来自: 福建厦门
原帖由 ctsfz 于 2009-5-9 12:41 发表


福建之窗-龙岩论坛-“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红色小上海”长汀呼唤浦梅铁路”这篇文章又被福建之窗-龙岩论坛刚删除!

福建之窗为什么要删除此帖,?,难道长汀不是革命地区吗?难不成是假冒的吗????福建之窗为什么要删除此帖?[s:11]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4117

回帖

8551

积分

禁止发言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

发表于 2009-5-9 13: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来自: 广东深圳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客家祖地、客家首府、客家中心城市-福建汀州

汀州素有“客家首府”之称,穿城而过的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汀江发源于宁化、长汀境内的武夷山南麓,一路奔腾南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至广东大埔三河坝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再经潮州、汕头直扑南海,干流全长285公里。汀江流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交通闭塞,是避乱族群休养生息的一块宝地。自晋代开始,原居住在中原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被迫一次次背井离乡,辗转来到赣闽粤交界的大山区,投入到汀江的怀胞,开基立业,薪火相传,于宋代形成了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客家人依靠勤劳和智慧,创建和促进了汀州繁荣与发展。特别是汀州至广东潮汕水上航道的贯通,直接沟通了闽西山区与广东沿海的商业经贸往来。汀江成闽西的经济大动脉,汀州成为闽粤赣边区最大的物资集地和商贸中心。当时,汀州城内街道纵横,商贾云集,商行、店铺、手工作坊星罗棋布。汀江河道商船往来如织,济川桥码头一片繁忙,水东墟市熙熙攘攘。汀州出现了“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圜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的繁华景象。

 没有客家先民,就没有\"客家首府\"古汀州的形成。而没有汀江,就不会有客家先民的落脚。这样说并不为过。汀江源起福建长汀、宁化境内,自北远通南流,穿过闽西流入广东,与梅江汇合成韩江,经潮州奔腾入海。因\"天下水皆东\",惟此江\"独南也\";按八卦所示,南方属丁,故名\"丁水\",后丁水合成\"汀\"字,而名\"汀江\"。这是福建四条著名大江之一。

  古来汀江流域竹木葱郁,资源富饶,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一块休养生息、世代繁衍的宝地。从晋代开始,成千上万中原汉人——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灾荒,纷纷南迁,定居于汀江流域,垦荒造田,薪火相传,形成中国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尔后,无数客家人又从这里起步,顺着八百里滔滔汀江水不断向外迁移,播衍海内外,开拓新的生存空间。汀江滋润两岸土地肥美丰腴,养育着一代代客家人。因此,汀江流域成为客家民系的摇篮、天下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祖籍地,汀江被称为\"客家母亲河\"。而客家先民的大量涌入,使位于汀江上游的汀州以有\"避役百姓三千余户\"而置州。客家先民创建了汀州,又带动了汀州的繁荣和发展。汀州成为客家的大本营和\"首府\"。

  汀州古城、客家首府,深深地烙上了客家的印痕,洋溢着客家人吃苦耐劳、奋斗不止、开拓革新的气息。城中那个客家博物馆,是古城与客家深厚渊源的展现,是客家历史、文化、风情的浓缩。妇女戴的凉笠和穿的大襟衣服、各式围裙、鞋子,儿童围兜,男子传统马褂,新娘的嫁衣、嫁裙等等客家人的传统服饰及各种生活用具独特而别致。客家母亲园,犹如一艘航船,靠泊在城中江边、母亲间的臂弯里,等待着张帆启航,乘风破浪。站在\"客家母亲\"塑像前,望着汀江流水悠悠南去,一首客家山歌,余音袅袅。有一个声音,越来越强烈:\"长汀就是我梦里千百度寻觅的故土,是客家人共同的根。\"

  漫步客家首府古街区狭长的古街古巷,偶尔会在一些古祠门外,看到一两根竖立的高高石杆,其造型奇特,古色古香。这是客家特有的石龙旗,并非用于悬挂旗帜的旗杆,而是家族的族表,向世人炫耀着这个家族的功名和荣耀。考取功名者越多,这个家族祠堂门外石龙旗就越多,从中可见客家人千百年来形成的重教传统。汀州古城民风淳朴,汀州人热情好客。不论何方来客,客家人都端茶递烟,留客吃饭喝米酒,盛情款待,一片至诚。\"有朋自远2方来,不亦乐乎!\"汀州的米酒出了名,但出名的不在酿酒的技艺,不在酒的色香味,也不在喝酒的海量,而是客家人以酒交友的好客之谊。

关于“客家”,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以后,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形成客家散布许多地区的局面。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二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则留居闽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而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

  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是即第四次迁徙,“移湖广,填四川”。

  第五次迁徙,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到现在,有人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一亿二千万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华人是客家人;在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客家人。在内地,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从众多的珍贵史料和族谱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地每姓都把最早迁抵闽西的先祖尊为南方始祖,把闽西作为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别中原的终点和成为客家人的起点。

    自唐明皇开元年间置汀州至清末的1000多年间,长汀都是州郡路府治所。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光龙洞等处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三千余户,又开福,抚二州山峒,奏请设置汀州,于九龙水源长汀置长汀县。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汀州建置完成,州治在新罗,初辖长汀、新罗、黄莲三县。建置时,县境东接沙县,西接江西于都,东南接龙岩县,西北接江西虔化,东北接宁化县,西南接广东海阳程乡二县,包括现今长汀、武平、上杭、连城等县及清流西南部分地区。唐天宝元年(742年)汀州改名临汀郡,郡治迁长汀村。大历十四年(769年),福建节度使李承昭奏请迁州治于汀江上游长汀白石乡东坊口,大历二十四年(779年)又迁卧龙山阳,县治一同随迁。当时,汀州已成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 宋代,大量南迁汉民进入闽粤赣边。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壁村)一带,然后继续移迁汀州郡各属地。汀州宁化石壁,百姓先祖在此生息、繁衍、播迁、是汉人南迁的主要聚居地和播迁地。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百越族的闽越及畲族逐渐融合。从而,同化了土著,形成了汉民族支系,成为闽西客家人。宋《临汀志》载:“迨宋朝承平日久,生聚日滋,《元丰九域志》已载主户66157,客户15299,视唐既数倍。庆元旧志载主客户218570,主客丁453231,视元丰又数倍......”。可见宋时南迁入汀者日多。经唐,宋,元历代,汀州管辖区域和称谓多次变更,至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汀州府管辖长汀、宁化、清流、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八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11月清兵入闽,置府县仍如明制,版图如旧。故明清两朝汀州府管辖八县。民国初年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民国二十四年设第八行政督察区,后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长汀,管辖长汀、连城、清流、明溪、宁化、建宁、泰宁、武平八县。长汀在漫长的岁月里,人文称盛,不减江浙中州。汀州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汀江流域的水路交通,有州府治所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故而成为客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各地纷纷在汀州建会馆,如历史上曾有广东会馆、湖南会馆、杭永会馆、江西会馆、龙岩会馆等,汀州八县的生员到汀州考秀才,汀州仁人志士荟萃,商贾工匠云集。由于这些历史原因,汀州自然成为客家首府。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汀江是闽西最大河流,也是连接客家人南迁的两个中转站----福建闽西宁化和广东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闽后,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汀江孕育了客家人,逐步发展壮大了客家民系。汀江流域,成了海内外客家人心中的“麦加圣地”!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4万

回帖

22

积分

大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5-9 14: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中心城市-“红色小上海”长汀呼唤浦梅铁路[s:126]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4: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国家历史名城、世界客家首府-福建长汀

长汀,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沿海省份进入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也是一个开放、充满活力和希望、正在快速崛起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重镇。全县18个乡镇,面积3099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其中汀州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已达18万人以上。

长汀是千年古城、客家首府、国家历史名城,人文、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革命文化,历史、客家、红色文化“三位一体”,创造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开国元勋深深的革命足迹和动人的革命故事。

长汀又是世界客家菜肴诞生地,具有丰富的客家美食文化,被授予“福建美食名城”和“中国客家采之乡”称号。

长汀具有独特、明显的战略区位优势,交通便捷。长汀是福建西大门,承东启西,东连厦漳泉金三角,西接内陆省份。长汀到厦门港350公里,离连城机场79公里,到京九大铁路130公里。

赣龙铁路、龙长高速公路、319国道都在长汀城市规划区内通过;赣龙铁路与京九铁路相接,龙长高速公路与福州、厦门、泉州高速公路相通,西接江西瑞金;始发于龙岩的“海西号”直达北京的特快列车停靠长汀火车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使长汀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省份“黄金通道”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长汀城,古称汀州城,是福建西部闽赣交界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它依山傍水,巍然耸立于汀江上游万山之中,拥有“龙山白云”、“云骧风月”、“朝斗烟霞”、“苍玉古洞”、“拜相青山”、“霹雳丹灶”、“通济瀑泉”、“宝珠晴岚”等八大景观。六座宋明古桥,犹如六道彩虹飞架江面,显示出“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的壮丽景象。

长汀城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州长史唐循中发现在今闽西地域有避役百姓3000多户,遂奏清朝廷增设一州。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获准正式建立汀州。州治初在长汀村(现上杭九州村),后迁东坊口。唐大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又将州治从东坊口迁至卧龙山南之白石村(现长汀城关),并筑土城一座。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刘均大规模扩建汀州城,筑土城周长“二百五十四步”,墙基宽三丈,厚一丈,高一丈八尺。长汀县治附于州城外。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郡守杨世芳和长汀知县王邈,围着府城再筑县城一座,使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外圈为长汀县城。明崇祯九年(1636年),内圈府城拆除,增修外圈城墙,“周长一千二百八十三丈,高二丈二尺,雉二千一百余”,以汀江为界,从东向南绕到西,把半座卧龙山圈进城内,使整个城池前有汀江天堑,后有卧龙山为屏,成为能攻能守的“高城固壁”。现长2500米、高5.75米,宽6.47米的砖砌城墙和广储门(三元阁),朝天门、宝珠门、五通门、惠吉门,为宋、明扩建时的遗址,城内不少建筑仍保留着唐代的风格。

汀州素有“客家首府”之称,穿城而过的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汀江发源于宁化、长汀境内的武夷山南麓,一路奔腾南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至广东大埔三河坝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再经潮州、汕头直扑南海,干流全长285公里。汀江流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交通闭塞,是避乱族群休养生息的一块宝地。自晋代开始,原居住在中原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被迫一次次背井离乡,辗转来到赣闽粤交界的大山区,投入到汀江的怀胞,开基立业,薪火相传,于宋代形成了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客家人依靠勤劳和智慧,创建和促进了汀州繁荣与发展。特别是汀州至广东潮汕水上航道的贯通,直接沟通了闽西山区与广东沿海的商业经贸往来。汀江成闽西的经济大动脉,汀州成为闽粤赣边区最大的物资集地和商贸中心。当时,汀州城内街道纵横,商贾云集,商行、店铺、手工作坊星罗棋布。汀江河道商船往来如织,济川桥码头一片繁忙,水东墟市熙熙攘攘。汀州出现了“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圜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的繁华景象。

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汀州文化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据《临汀志》记载,宋时汀州城不仅建有试院、府学(文庙),还设有10多家规模较大的书院,34座设有族学堂的宗祠家庙,28座佛寺道观和众多供应应考生员、读书学生住宿、学习的会馆。这些风格各一、雄伟壮观的建筑,凸显了汀州作为客家首府人文秀区的鼎盛文风。

自盛唐开始至清末,汀州一直是州、郡、府、路的治所。历史上曾有众多名人来到这里,留下了珍贵的踪迹。唐代名相张九龄年轻时为寻找其弟张九臬而来到汀州,客寓谢公楼,饮醇酒,抒豪情,写下了《题谢公楼》诗,赞叹汀酒的蜜甜醇香;宋代大诗人陆游,在长汀留下了不朽之作《长汀道中作》;世界法医学鼻子——宋慈,曾于宋治定年间任长汀知县,其事业在长汀起步。抗元名将文天祥,在长汀驻节数月,写下了著名诗作《由虔州赴汀州》,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兵起干戈的局势。在明代,与宦官魏忠贤抗政的东林领袖高攀龙、大理学家朱熹、著名文学家宋臣、徐行中等也曾先后到过汀州。清代,《四库全书》撰修大学士纪晓岚,曾任汀州府主考官,在他的名著《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汀州试院两株参天唐柏的神奇故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长汀设立汀州市是“红色闽都”和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叶剑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陈丕显、杨成武等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汀州进行过革命活动。街街巷巷都嵌印着他们的足印,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们关爱百姓的身影。在这里,建立了赣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了红四军自井岗山下山后第一次前委会议,制定了创建中央苏区的战略蓝图;在这里设计缝制了我军史上第一套统一的军装,组建了中央苏区第一个红色医院;在这里进行著名的“汀州整编”,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这里召开了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产生了福建有史以来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这里曾经是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福建军区等省级党政军机关驻地,曾经是福建最高的指挥枢纽和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曾经是苏区最繁荣的中心城市—汀州市。曾经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在这块土地上,渗透着3万革命烈士的鲜血。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列主义者瞿秋白就是在罗汉岭英勇就义的,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在长汀濯田梅迳壮烈牺牲。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瞿秋白牺牲的罗汉岭上建立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以纪念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福建长汀历史悠久,从盛唐到清末是州、郡、路、府的驻地,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1994年,长汀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唐代的古城墙、古城楼,宋代汀州试院、汀州文庙、天后宫,唐代双柏树、古井奇观-“双阴塔 ”等等历史文化景点。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